来自 社会 2021-09-17 09:52 的文章

polarplus以育人为核心深化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等重要论述和要求,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系立足高职医学院校实际,结合专业特点,在我系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施教学改革,将价值导向与知识导向相互融合,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相互融合。旨在培育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其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

更新教育理念

实施“三全育人”

“三全育人”即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医学生未来的职业是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天职,只有具备高尚的医德、敬畏生命的情感,才能对患者心怀仁爱。只有更新教育理念,从思想深处充分认识到学校不是“学店”或“职业技能训练场”,充分认识到高尚的医德、医学人文精神与临床实践互相融合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将这种互融教育理念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

践行“课程思政”

潜移默化育人

深挖学科内涵、优化课程设置。我系立足课程原有的知识架构,结合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国家教学标准及人才培养目标,遵循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互融的原则,深入挖掘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博爱奉献、责任担当等内涵,课程设置以协同育人为主线,以医学生学习成长规律、思想变化特征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爱国主义教育、生命健康教育贯穿始终,增设《医学人文素养》课程,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社会实践“四位一体”的育人课程体系。

重构教学内容,实施“课程育人”。根据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特点,以实现“协同育人”为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医学生今后在临床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为主线,以生命教育为核心,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精心准备教学案例,使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情感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医德修养、医患沟通技能,培养“关心、尊重、理解、尽责”的优秀品质,树立“生命至上”“健康至上”的价值观,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患者。

对接临床岗位需求,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插入临床案例情景模拟,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汲取人文精神的精髓,感悟人文关怀的含义,在内心深处积淀出对生命、健康以及死亡、疾病的正确观念,从更高层面理解从医之道。正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黄钢教授所言:“我试图以一种柔和而非生硬的、润物细无声而非灌输似的方法来启迪、诱导、感化医学生,使他们将来穿上白大褂真正成为医生之后,能多一份爱的情愫。”

强化师资建设

实施表率育人

我校向来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多措并举为教师“赋能”。通过“走出去”参观调研,学习借鉴兄弟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在实训室规范化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校企共建课程、教师及学生技能大赛、课程思政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加强校际间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通过“送出去”进修深造,到医院影像科学习,培养一批兼具人文社科知识、医疗卫生知识、顺应时代潮流的高素质师资队伍;通过“请进来”宣讲培训,邀请名师名医,开展“德育大讲堂”活动,用榜样的力量、用自身的正能量,引领学生积极向上。旨在打造一支思想素质硬、教育观念新、业务素质好、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较强、结构更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营造浓厚氛围

实施环境育人

在我系医学影像技术DR实训室、CT实训室、超声实训室,每一个实训室的醒目位置都悬挂着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誓词:“大医精诚”“博学强志”“仁爱奉献”……字字珠玑,彰显着职业的责任与神圣。在安阳职业技术学院一年一度的实践技能大赛中,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适时融入医学人文素养教育内容。比赛前组织选手们宣读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誓词,比赛过程中加入人文关怀环节,让医学生时时感受人文关怀的重要性、领悟医学人文精神的真谛,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使其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把无形的人文素质转化为无限的奋斗动力,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以后的工作、学习之中。以实际行动自觉维护医学职业的真诚、高尚与荣耀,努力担当社会赋予的增进人类健康的崇高职责。

推进“四课堂”联动

提高育人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