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21-11-12 10:00 的文章

鬼子为她立碑凤池弄琐记

凤池弄可能是苏州城里最具特色的小弄之一。虽然它很短,短到几分钟就可以从这头走到那头。人家也很少,少到数来数去一共只有十三个门牌。

但它就是一个浓缩的小姑苏。沿着窄窄的青砖小路走过,右手,临河人家评弹之声婉转悠扬;左手,小河里浆声吱吱呀呀。小弄的一边是枕河人家的斑驳陆离,一边是古老的小河静静流淌。河沿上一块块长条石连成的护栏,从这头延伸到那头,不高,彷如一条长凳,既给行人几多安全,又给邻里人家小坐闲聊提供方便,更是步履劳累的行人休息的好场所。

从肖家巷进入凤池弄

凤池弄位于平江路平江河岸西侧,和平江路隔河相望。南起钮家巷,北至肖家巷。属钮家巷社区。

两侧差不多延续着这座江南古城几千年历史;四周街区、房屋、弄堂承载的是说不尽的古与今的传说。

说她是个浓缩的小姑苏,一点也不过分。首先就在于其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

这河叫平江河,在河的这一段,长年的流水把凤池弄和平江路一分为二;又巧妙地将其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两头两座石砌的石桥是连接二者的“搭扣”(早年,两桥之间还有一座更小的石桥,相距也就几十米)。河面不宽,桥更不长;流星大步,三五步便能从桥上跨过。北头的雪糕桥,桥上有屋,小巧玲珑,和南头的寿安桥长相对望。雪糕桥的屋内本有一佛,常年注视河面,因而保了这段河上平安。老一辈的凤池弄人对此坚信不疑,他们说这里从未有人被淹过,就因为有佛的护佑。如今,此屋已成为一书屋,如今已成为服装店。走累逛泛的旅游者们来此小坐一会,来杯咖啡,或者来支雪糕、冰淇淋之类,一边看看手机,一边观赏这小桥流水,享受一刻美好时光。

雪糕桥上游人

从凤池弄望过去,平江路上熙熙攘攘,红衣绿裳,男女老少,南来北往,仿佛正在印证着历史和现代的脚步是如何匆忙在此交汇着。从平江路望过来,一排安安静静的老屋不规则临河排列着,白墙黛瓦,斑驳陆离,写满了岁月沧桑;三五个老人,操着吴侬细语,闲聊着,仿佛静止了岁月流淌。

历史是凤池弄最值得骄傲的资本,谁也说不清岁月的源头。

先说这条平江河,相传为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建吴国都城时所设计和建造,和岸上的平江路相携两千多年未曾改变,宋代《平江图》便有明确标注。小河流水潺潺,岸上人家相连,千百年来双双联袂谱写了一幅姑苏人家生活画卷,同时也留下古城苏州一条记忆的长廊。

平江河

钮家巷和凤池弄成L型,和北边的肖家巷组成U型,凤池弄是底下这一横。U子型的中间部位,是个长盛不衰的历史大舞台,千百年来演绎了说不尽的古城人间故事。凤池弄之名,正是源于这些故事。

据王梦沂先生在其博客中描述,平江河西,钮家巷和肖家巷之间,有一条古朴幽静的沿河小巷,路面全都用青砖扁砌而成。转角处一块斑驳的路牌写明:“凤池弄”。别小看这条窄窄的巷子,它旁证了苏州最早的私家园林——古凤池园一段传奇历史。

据《宋平江城考》记载:“夷考凤池,始于周宣王时,有凤集于泰伯十六代孙吴武真家,故名。”作为泰伯的第十六世孙,当年武真在其驻地,即现在的钮家巷一带,建宅立园、植树种花,并在园内筑有池沼,这处园池就叫“凤池”,意在招引更多“凤凰”翔集。据传,凤池园始筑于公元前789年,即周宣王三十九年,比伍子胥造阖闾大城还要早275年,足见是苏州城最早的私家花园了。经过千百年的岁月轮回,花园逐步沦为普通民居,但唐宋时期钮家巷一带仍称为“凤池乡”。

到了清初,凤池园才得到重修。康熙年间,出生在平江路雪糕桥附近的顾汧宰相辞官回归故里,他购下了含武真宅第原址在内的大片私宅,进行重修。在凤池乡里建造了一座凤池园,还把自己的十六卷诗文集也题为《凤池园集》。

顾家衰败后,靠近临顿路的部分凤池园被苏州名人潘世恩购得,修葺建成了“临顿新居”,以奉养父亲潘奕基。

潘世恩一生为官50余年,历事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被称为"四朝元老",一品大臣,恩宠无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