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21-11-10 10:10 的文章

血色星期一第三季科技创新让城市焕发新彩

河南德力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车间

刚过去的“十三五”,对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安阳而言,是一个焕发新彩的重要时期。截至2020年年底,我市坚持以创新育动能、促转型,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64家、326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66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比提高近0.6个百分点……

按照我市部署,近年,全市以加快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企业转型为抓手,在对外合作、创新活动、科技成果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全面开创了科技创新驱动跨越争先发展的新局面。

政策优化 鼓励企业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支持政策,设立专项资金,广泛招才引智,扩大开放合作,使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得到稳步提高。

从2016年开始,我市以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引领,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突破性强、含金量高的支持政策,为社会各界投身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聘请河南省科技战略研究院和河南工业大学高层次专家参与调研、谋划“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十三五”安阳科技创新发展与改革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和重要政策。

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挥项目带动作用以及“三大改造”提质增效,我市产业结构持续得到优化,骨干企业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完成1838.7亿元和703.9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5%,高于全省平均增速4.6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四位,重返了全省第一方阵。

加大投入 提升创新力度

近年,我市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2020年,我市财政科技投入达6.1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1.42%,较2019年提高了25%。2020年,省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涉及企业106家,补助金额3893万元。2016年至2020年,我市研发支出总额达124亿元。

通过调整科技创新扶持导向,优化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充分调动了创新主体的积极性,高新技术企业逐步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创新主体,为我市工业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016年,市科技局因势利导,充分发挥科技信息、政策环境、产学研合作、资金综合效应,依托我市老工业基地的基础及当前创新的大环境,推动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在我市迅速集聚、快速发展。2016年1月14日,国内首台轮缘驱动直驱式潮流能发电机样机在我市下线,成为国内首家海洋能发电机实验基地;安阳神舟航海电气公司生产的显示、报警、控制等系统应用到“蛟龙号”载人深潜器项目上;河南德力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安阳船友机电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产品出口到俄罗斯、德国、希腊等国家。

据统计,我市5年来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19个,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053个,使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共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励108个,其中,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4个,省级科技进步奖24个,市级科技进步奖 78个。

引进人才 壮大创新队伍

得益于实施的“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及坚持为我所用的柔性引才引智工作思路,我市聚才用才效果显著。截至目前,我市有院士1名,中原学者3名,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名,中原产业创新领军人才8名,引进国外人才、管理项目56项,海外专家来安访问和工作282人次。

“我市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柔性引才、引智的聚才、用才方式效果显著,目前有国家级引智项目8个,省级引智项目15个;新认定国家引智示范推广基地(单位)1个,省级引智示范推广基地4个,市级引智示范推广基地(单位)20个。我市的中原学者工作站达到4家,拥有中原学者工作站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市科技局工作人员介绍。

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有效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管理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产业创新 集聚效果初显

“十三五”时期,我市坚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为大力推进康复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市科技局牵头负责的康复产业推进工作专班,出台了《安阳市关于支持康复设备及辅助器具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成立了集产业规划、共性技术研究、成果转移转化、招商引企、引智等于一体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建立了多部门参与的每年不低于2000万元的投入保障机制;依托研究院先后谋划了“康复产业政策及规划体系建设研究”“康复产业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开发建设”“康复分级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与示范推广”等重大科技专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