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国内 2020-12-06 09:59 的文章

华懋集团40年坚持传递正能量 这位杭州七旬老人的故事值得点赞

10月21日,国网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73岁的退休职工颜永芳,又顺利送走几位出发远行的乘客。在车站的微笑亭,这位身着志愿服务队服的7旬老人,在杭州南站开通的3个多月时间,以几乎没有“休息日”的状态,服务了数以千记的旅客。

“到了我这个年纪,已经见过了形形色色的人,南站志愿者是我做的志愿服务中小小的一部分,我要做的就是把正能量一直传递下去。”

吃过午饭,没有歇息,颜永芳又径直朝微笑亭走去。电梯上,他瘦弱的身影走得十分稳健,像极了一豆灯光,照亮了一路走来他所助学、助残、助困对象的希望之路。

“我不要工资,只希望你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在颜永芳的学生时代,他就坚定了自己要“为人民服务”的想法。

当年,他就读的濮阳小学像往常一样收缴学费。突然的一场火灾,却掏空了家里的积蓄。

“当时我就快没有书读了,一块五的学费,怎么也凑不出来。”

颜永芳没想到,得知他无学可上的窘境后,当时班上的一名老师毫不犹豫把钱给出了。就这样,硬挺过了一阵,颜永芳一步步从小学、初中念到了中专,再到后来经过进修,成了一名“大学生”。

十多年过去,他一直没有忘记一块五的“恩情”。在单位拿到工资的第一天,他把工资全取了出来,送到当年那位老师手上的。

让颜永芳意外的是,经过几番推诿,老师没有收下这笔钱,而是对他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席话。其中让他受用至今的一句是:“我不图什么回报,只是希望你能把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传递下去。”

他深深的把这句话刻在了心里。

“早就不联系,我想她一定也在帮助更多的人吧”

会计专业毕业后,颜永芳进入四川攀枝花钢铁公司担任财务一职。

有个女孩的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女孩的爸爸是颜永芳的同事,因为疾病离世了,妈妈许多年前也不在了,没有了父母,要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我刚来,这个孩子我帮定了。”颜永芳说,“我对自己说,这孩子的小学到考上大学,学费就由我承担了。这是对我老师精神的传承。大学的费用有国家补助,就要孩子自己努力了。”

后来,孩子自己也争气,考上了四川大学。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把她的名字也忘了,以前也没有手机,我们靠书信来往。换了单位以后,也就渐渐联系不上了。”在面对是否还互相联系的提问时,颜永芳脸上划过了一丝遗憾,但随后又重新展现了光彩,“我想她一定也在帮助更多的人吧。”

加入国网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也就是当时的萧山供电局后,颜永芳在业余时间常跑往蒲阳、龙泉、兰溪,去了解受助孩子的真实情况,再给予最恰当的帮助,一年年下来,当年的孩子也都相继成了现在社会上的“顶梁柱”。

就在今年11月4日,颜永芳打算和他的志愿伙伴一道,前往丽水,去当地的竹垟小学、上垟小学、厮源小学开展新一轮的助学行动。

有人听说了颜永芳的想法,说她助学的资金从哪儿来?这就是个无底洞。颜永芳笑着说道“每年都是一笔固定开支,从我的工资里,从我的退休金里出,习惯了。”

“请你保护好自己,戴上口罩”

退休后的颜永芳在今年碰上了疫情爆发,国家管控得力,7月的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也是在那个时候,南站开通了。

不像普通人对疫情是否持续还心存余悸,颜永芳第一时间当上了南站的志愿者。

“一天下来接触各式各类的人都有,有些情况需要我们用情感去感染乘客,过去的几十年,我也算积累了点微博经验。”一次安检通道前,颜永芳的志愿伙伴们像往常一样提醒乘客带好口罩,却迎来了乘客的冷漠和不配合。

“请你保护好自己,戴上口罩。”颜永芳站在一旁,赶忙上前缓解气氛。就是这么一句简单的话语,让原本处于对立面的乘客态度改善,即将摩擦的话语变成了道谢,并随即配合工作勒紧了口罩,有效保障了自身和周边乘客的安全。

从此,在杭州南站志愿服务队,颜永芳有了“总顾问”这个称号。从日复一日的志愿服务来看,他配得上这个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