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国内 2018-06-27 18:41 的文章

陕北千亿矿权案再起波澜:民企称官方拒不履约

  原标题:千亿矿权案起波澜:凯奇莱称西勘院不履行合同,申请强制执行

  澎湃新闻记者 王健

  备受瞩目的“陕北千亿矿权案”再起波澜:榆林市凯奇莱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称,由于西安地质矿产勘查院不履行最高院终审判决中确定的一项义务,公司已于2月5日向陕西高院申请强制执行。

  引发这场长达十二年官司的,系西勘院与凯奇莱公司签订的、涉及千亿煤炭资源的《合作勘查合同书》。由于合同签订后,西勘院拒不履行合同内容,凯奇莱公司在多次交涉无果的情况下将其诉至法院。

  在历经一审胜诉,重审败诉后,凯奇莱公司上诉至最高院。2017年12月16日,最高院法槌落下,判决双方签订的《合作勘查合同书》有效,双方继续履行;西勘院向凯奇莱公司支付违约金1365万元。

  凯奇莱公司代理律师赵振凯向澎湃新闻()表示,最高院判决生效后,西勘院主动履行了关于违约金的判决内容,但不履行最高院判决书中确定的最重要的一项义务,即双方继续履行合同。因此,凯奇莱公司向陕西高院申请强制执行,2月5日,律师向陕西高院提交了强制执行申请。

  2月24日,澎湃新闻前往西勘院采访,却被值班室保安告知该单位尚未上班,无法联系采访。随后,澎湃新闻致电该院办公室一负责人,询问西勘院是否履行、如何履行最高院判决?该负责人称:“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以官网1月16日发布的文章为准。”

  西勘院拒不履约引发官司

  西勘院与凯奇莱公司的合作始于2003年8月25日,双方签订《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波罗—红石桥地区煤炭资源合作勘查合同书》,约定由凯奇莱公司出资1200万元,西勘院对波罗井田进行勘查。

  凯奇莱公司法定代表人赵发琦说:“当时签订合同的时候,西勘院只是完成普查,获得前期探矿权,这个前期探矿权作价评估为1400万,双方协商调整价格为1500万。双方约定,我们出资1200万元,拥有80%的探矿权权益,以及以后勘查区勘查升值、联合开发,还是矿权转让,所产生的利益,我们拥有80%的权益。”

  赵发琦强调:“需要说明的是,普查阶段没有查明煤炭储量,不能作为资源储量计算价值。按照合同约定,我们双方需要进行的详查、精查。当时双方初步预算详查、精查总费用为800万元。详查是查明储量,精查是了采矿做准备。详查、精查完成之后,就具备了开采条件。”

  在上述合同中,双方约定了二八分成的权益比例,即协议生效后,该勘查区无论升值、联合开发,还是矿权转让,所产生的利益,西勘院与凯奇莱公司均以2:8的比例分享。

  同时,合同还约定了勘查成果处置办法:由西勘院和凯奇莱公司按所占权益比例成立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开发;或由西勘院、凯奇莱公司协商,西勘院将所占权益经法定评估机构评估后转让给凯奇莱公司,由其独自开发。

  赵发琦表示,在之后的履约过程中,凯奇莱公司先后支付过2100万元。“其中,我们第一次给他们支付1200万元,他们违约退回。后来他们进行详查、精查,又主动要求我方支付了900万元勘查费,但之后西勘院又不如约履行合同,由此引发争端。”

  前述最高院终审判决书显示,西勘院拒不履约的主要理由是,双方签订的合同与陕西省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纪要精神违背,且系为规避该会议纪要精神而倒签合同。

  西勘院提及的陕西省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纪要精神是指,2003年10月22日,陕西省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第21次)确定,对由政府前几年已经给予一些煤田探矿权的单位,一律视作代表政府实施地质勘查,探矿权人无权处置矿权,其探矿权是否转让、转让给谁、如何转让,一律由省政府根据基地建设总体规划和转化项目落实情况作出决策。

  最高院认定合同有效

  针对前述陕西省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纪要,最高院在终审时审理查明,该会议纪要的密级为“秘密”,凯奇莱公司不在该文件发送范围内。

  最高院还查明,陕西省国土厅《关于协调解决“榆林市横山县波罗-红石桥地区煤炭资源合作勘查争议情况”的报告》载明,西勘院与凯奇莱签订合同的日期为2003年8月25日;西勘院提交的有关《合作勘查合同书》签订时间为2004年2月19日的证人证言,证人未到庭接受庭审质证。

  该案终审判决书显示,最高院认为,陕西省政府常务会议纪要不属于法律和行政法规,不能作为认定合同无效的依据。双方是否倒签合同,只涉及合同成立生效的起始点,不涉及合同有效无效,与双方争议焦点并无关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