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尔号奥尔德在哪 共护一江水 绿意奔涌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四周年工作综述
大江东注,奔流不息;长江两岸,绿意盈盈。
2016年1月,重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
大江东注,奔流不息;长江两岸,绿意盈盈。
2016年1月,重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2018年4月,武汉,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等关系”。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振聋发聩、字字千钧,为新时代长江经济带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定调领航。
四年来,有关部门和沿江省(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在思想认识上清晰一致,在攻坚克难中凝成一股劲,在实际行动中统筹一盘棋。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长江经济带优良水质比例达到82.5%,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劣Ⅴ类比例为1.2%,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水质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9年前三季度,沿江11省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1.46万亿元,同比增长7.1%,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4.5%,占比持续提升。
沿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已然发生影响深远的巨变。
开展重大行动,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效果初显
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长江,自西向东蜿蜒6300多公里,横穿中国后注入东海。
承载着全国超过四成的经济总量,养育着超过四成的人口。“长江沿江省市曾过度追求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忽视了流域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和生态承载力的脆弱性,导致生态‘账户’透支严重,湖泊、湿地和草地萎缩。”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舜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四年来,全国生态环境系统以持续改善长江水质为中心,统筹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效果初显。
——“三线一单”编制全部完成。
2019年12月,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三线一单”成果云南省审核会召开。
云南省的编制成果通过审核,标志着2017年9月原环境保护部启动的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项目第一批12省(市)(长江经济带11省、市和青海省)“三线一单”全部完成编制并通过技术审核。
据统计,12省(市)共划分综合管控单元1万余个,重点地区空间管控精度达到乡镇及园区级别,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利用效率要求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差别化生态环境管控要求。
——饮用水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
2017年12月30日,湖南省株洲市二、三水厂水源地保护区内电厂温排口移出工程完工,新箱涵排口正式投入使用。
至此,原环境保护部于2016年5月启动的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圆满收官。沿江11省(市)126个地级市319个饮用水水源地排查出的490个环境问题,全部完成清理整治。
紧接着,2018年年初,长江经济带县级饮用水水源地整治工作展开,截至2019年年底,长江经济带县级饮用水水源地整治也已全面完成。
——入河排污口排查有序开展。
抓好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就抓住了水污染治理的“牛鼻子”,就能够倒逼污染物达标排放,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2019年2月,生态环境部在重庆召开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暨试点工作启动会,打响了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的“发令枪”。专项行动选取江苏省泰州市和重庆市渝北区、两江新区开展试点工作。
2019年9月,长江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第一批次)正式启动,涉及江苏、浙江、重庆、贵州、云南5省(市),近7000公里岸线。生态环境部抽调了24个省份、7个流域局和10余个直属单位超千名工作人员奔赴一线。目前,这项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
——黑臭水体治理、“三磷”专项排查整治进展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