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社区日照论坛卫星导航定位专家许其凤是厦门女婿 在厦亲友追忆往事
厦门网讯北斗建好了,许其凤却走了。7月2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导航与空天目标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其凤,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84岁。
许其凤是天津人,很多人不知道许老这辈子和厦门很有缘,妻子是厦门人,子女都在厦门生活、工作,他也申请回厦门安置,他还是厦门理工学院空间信息及相关学科的领路人。他病逝的消息传出后,在厦同事、战友、学生都悲痛不已,深情回忆许老的点滴往事。
人物名片
许其凤,1936年1月出生,天津人,1958年从解放军测绘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长期从事卫星大地测量与导航定位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中国最早开展卫星大地测量与GPS技术研究的学者之一,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许其凤曾任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工程”专家,主持和承担20多项国防型号和军队重大科研项目,其所著《GPS导航与精密定位》是国内第一本全面论述GPS技术的专著。
多年前,由于GPS系统提供的定位和授时服务水平较高,很多人建议我国参考GPS卫星星座方案进行布设,但许其凤坚决反对,力主“另起炉灶”,为推动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许其凤曾说,卫星需要定位,人生更需要定位。他将自己定位为“许教员”,待人谦逊、勤奋工作,“如果我还能编程序,还能推导公式,说明我还没老,还能为国家、军队服务”。
子女眼中的父亲
印象中父亲基本都在工作,相聚的时间非常有限
-许其凤与大女儿许明
许其凤的哥哥曾在解放军第九五医院工作,经他介绍,同事、厦门人林素婉与许其凤喜结连理。他的一儿两女小时候基本都在厦门生活,说厦门话,毕业后也都回到厦门工作。虽然许其凤在北京、郑州工作,但每年都会回厦门看望妻儿。
许毅是家里的老大,在他的印象里,父亲基本都在工作,这两年在北京医院陪护,他才知道父亲爱下棋。小女儿许健小时候在厦门、莆田、郑州、天津生活过,后来有十多年,全家一起在郑州生活,但父亲经常出差。
今年84岁的邵锡惠教授祖籍同安,是许其凤在解放军测绘学院时的同事,也是邻居。邵锡惠说,退休前,他申请异地安置时,许其凤两次问他有没有打算申请回厦门。“我说申请了,他说好,咱们一起回厦门。”后来,两人都被学院批准回厦门安置。
大女儿许明说,父亲回厦门安置后,也只有每年寒暑假才有空回来住一段时间,他们都很珍惜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光。父亲很喜欢厦门的山山水水,喜欢去狐尾山公园、仙岳山公园、南湖公园泡茶聊天,去白鹭洲散散步,喜欢喝铁观音,喜欢吃厦门的春卷。
许明在厦门理工学院工作,2007年起,父亲到厦门理工学院工作,她被学校安排当父亲的生活秘书,和父亲的接触才多了起来。去年10月,许其凤离开厦门后,因为身体原因就再也没回来过。
6月23日,许毅看到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任务重新启动的新闻时,把报纸拿给父亲看,父亲看完后,很平静地放下报纸,“虽然他一句话都没说,但我能感觉到他很欣慰,心安了”。
校友眼中的老乡
不让大家叫他“院士”“教授”,说叫“许教员”就好
在解放军测绘学院任教时,许其凤与福建籍师生亲如一家。在厦门安置后,他还加入解放军测绘学院厦门校友会,夫妇俩多次参加校友会聚会。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市建设局档案馆原副馆长林广元1972年进入解放军测绘学院,许其凤是他的老师,当时就住在他楼上,他经常到许其凤家拜访。1974年,林广元毕业后留校,成了许其凤的同事。当时两人同在天文大地教研室,住相邻的宿舍。许其凤的家属未随军,也过“单身”的生活,两人经常一起去食堂吃饭。“他是夜猫子,晚上和我们打完牌,别人去睡觉他去工作,早上就让我们帮忙带早餐,对吃的他也不讲究,两个馒头一些咸菜就可以了。”林广元说。
林广元说,别看许其凤是院士,但他没有一点架子,从未和人红过脸。回厦门了,他还打电话“报告”:“老林,我回厦门了。”林广元夫妇登门拜访,许其凤身体好的时候,也会到林广元家,在他家第一次吃凤梨酥就喜欢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