馗星劲小子干部沉下去带来新变化(深度关注)
浙江长兴县下沉干部(左二)到项目现场,帮助检查设施安全。
吴 拯摄(人民视觉)
湖北武汉市下沉干部(左)为社区群众送医送药,赢得群众点赞。
新华社发
核心阅读
“把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把更多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下沉,在务实功、求实效上下功夫,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疫情防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干部下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闻令而动。一段时间以来,各级党委动员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下沉到疫情防控最基层、复工复产最前沿,努力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沉”出担当
一线践行初心
“6月15日一早就到岗了。”电话那头,北京市级机关下沉至昌平区沙河镇松兰堡村的干部王伟正忙着帮村里做居家隔离工作,“身为党员,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义不容辞。”13日晚上接到报名通知,王伟再次主动请战,回到之前奋战了3个月的村子。
6月11日以来,面对疫情出现的新变化,北京市委立即组织动员,市、区、街乡镇三级5.8万多名党员干部积极响应,迅速下沉到社区(村),推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
基层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也是复工复产的第一线。应对大战大考,不仅是北京,全国各地大批党员干部下沉到一线,把抓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勇于担当,火速驰援战疫前线。河北74.81万名党员干部深入社区(村);浙江38.7万名党员干部下沉疫情防控一线;湖北选派58万余名党员干部下沉2.7万余个社区(村)……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及时缓解了基层人力、物力紧缺状况,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上升,叠加新冠疫情影响,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难度更大。复工复产中,根据新形势、新需求,各地选派大量党员干部到项目上、企业中,解难纾困。
“眼瞅着库存的小麦数量不多了,可农户手中的小麦又收不上。”中粮面业(漯河)有限公司早在1月底就已复工复产,但原料不足令公司总经理王明铁着实头疼。
“如果给企业派个干部,你最希望是哪个部门的?”漯河市委组织部组织干部走访问需。王明铁试着提出需求:“能不能为我们派个粮食局的干部,帮忙协调小麦出库?”
王明铁没想到,第二天,市委组织部就为企业派去了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作为驻企特派员。在特派员协调下,第三天,2000吨小麦送达企业,及时保障了生产需求。
“党员干部下沉必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漯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吕娜说,选派工作开始前,市委组织部广泛征求企业意见,优先从与企业生产经营关联度高的单位选派、多派干部,破解企业面临的堵点难点。
据了解,为了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不少地方党员干部下沉不仅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还着力帮扶中小微企业。比如,天津、浙江等地要求党员干部下沉力争实现各类企业全覆盖。截至4月中旬,天津就已下派7000多个帮扶工作组、市区两级2.1万余名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先后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协调解决问题5万多个。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王文章说,疫情突如其来,基层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足凸显,各级党委选派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是助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实际需要,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集中检验。
【下沉干部心声】
四川省委组织部下沉干部罗智刚:疫情防控中,我主动申请到一线参与防控。我感觉,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不是写在书本上的,必须落实到行动中。
上海普陀区民政局下沉干部朱国良:下沉到机场承担外防输入任务,虽然白天黑夜连轴转,穿上防护服闷热难耐,但我认为守好国门、护好家门是当前最重要的使命,我一定全力以赴完成好。
“沉”出实效
一线磨砺成长
基层工作方式方法不同于机关,对于一些长期在机关工作的党员干部而言,下沉到一线,想要“沉”出实效,不仅需要组织安排,更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