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国内 2020-04-20 00:22 的文章

h1n7搬出大山的日子,真甜

 
 

  龙邦村位于距广西田东县城49公里的山林深处,大石山区怎么脱贫?2014年10月,就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蓝茂东(上图右一,田东县融媒体中心供图)毅然挑起这副担子。5年间,龙邦村交出亮眼的脱贫“成绩单”——327户1602人易地搬迁,贫困发生率从98.72%降至4.85%,今年实现整村脱贫,“下一步咱们还要致富奔小康呢!”蓝茂东说。

  “易地搬迁是好政策,必须抓住机会”

  “多亏听了蓝书记的话,不然哪有现在的好日子。”村民卢兴爱坦言,2017年底从村里的木瓦房搬进城里楼房,夫妻俩有了稳定工作,2018年就实现脱贫。然而,当初反对整村搬迁的村民里,就有卢兴爱。

  为啥搬?龙邦村九分石头一分土,道路崎岖、缺水缺粮,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易地搬迁是好政策,必须抓住机会。”蓝茂东当时就下定决心。

  然而,祖祖辈辈在大山里住惯了的村民,有的故土难离不愿走,有的担心离开老家没地种,有的觉得住楼房不自在……面对部分群众的担忧,全村300多户要实现集体搬迁,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卢兴爱上有老下有小,全靠夫妻俩打零工养活,“不敢搬,老家生活成本不大,到了城里开销就大了,真怕活不下去。”卢兴爱说。为了扫清走出大山的心理障碍,蓝茂东带着扶贫干部,摸排、动员,再摸排、再动员,一家一户做工作。

  “搬迁后有配套学校,孩子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工作问题,村里也会帮忙协调对接……”一趟又一趟入户,一次又一次说服,每次来回的山路得走接近5个小时,踩破门槛子,蓝茂东的真诚,终于成功打消卢兴爱一家的顾虑。

  为了让村民吃下“定心丸”,蓝茂东还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村民组长等骨干到安置点参观考察,当面答疑解惑。眼见为实,村民心动了,300多户全在搬迁协议上签了字,顺利搬进新居。

  告别陡峭的山石路,易地搬迁让龙邦村村民开启新生活——安置点内,幼儿园、小学、诊所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为了保障村民生活,安置点附近还配备“微型田园”。正值春耕时节,每天一大早,龙邦村一些村民就来到“微型田园”开始耕种劳作,“每家都有一分田,家家都能种些玉米、青菜。”蓝茂东说。

  “抓就业促脱贫,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搬得出”只是第一步,能否“稳得住”才是关键。为了让搬迁群众找到新饭碗,蓝茂东带领村干部遍访贫困户对接需求,组织糕点制作、汽车维修等技能培训,对接县内镇内工厂、企业,通过外出务工、扶贫车间、公益性岗位等方式,让不少村民成了“上班族”。

  周峰、周红两姐妹原来在广东一家电子工厂工作,受疫情影响,春节后一直在家。“她们家是2018年搬迁户,2019年就脱贫了,但工资收入是稳脱贫、不返贫的重要保障,必须想办法解决。”蓝茂东说。

  蓝茂东和村干部积极联系对口帮扶单位,将周峰、周红介绍到深圳市坪山区的一家电子工厂就业。“一个月能拿4000多元工资,有工作心里就不慌了。”周峰说。

  “蓝支书带着我们入户宣传就业奖补、稳岗补贴、交通补贴等政策,积极对接县、镇劳务部门了解就业信息,引导群众外出就业增收。”龙邦村第一书记黄炳帮说。

  “不能让疫情影响脱贫,抓就业促脱贫,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蓝茂东说,目前龙邦村已有400多人外出务工,占全村劳动力的一半以上,还有一部分则依靠扶贫车间,在家门口务工。

  “稳就业措施让村里脱贫有了底气。”蓝茂东说,目前,针对村里20户未脱贫户,实行一户一策,一部分政策兜底,一部分安排公益性岗位,确保今年如期脱贫。

  “将来的路还长,要带领大伙过更好的日子”

  “以前老人生病,要走到村部再搭车到镇医院看病,现在楼下就有卫生室;孩子念书也方便了,新居配有幼儿园和小学。”蓝茂东说,龙邦村就医就学有保障、生产生活条件均明显改善。

  “龙邦村的改变才刚刚开始,将来的路还长,要带领大伙过更好的日子。”蓝茂东说,下一步,村里准备在引导村民创业及发展村集体经济上发力,为村民谋更多福利,提升村民的“致富能力”。

  前不久,村民吴光珍顺利申请到了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准备在农贸市场租下两个店铺,用来做米酒、蔬菜等批发生意。“正是蓝书记的鼓励,我才有了扩大业务的勇气。”吴光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