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国内 2019-10-15 11:35 的文章

家在南海金滩沧桑大道阔

2019年9月30日18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档案馆。

工作人员取出卷宗,向新华社记者展示一份珍贵档案——

“发自莫斯科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先生:

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一周年之际,主席先生,请您接受我友谊的祝贺。谨祝伟大的中国人民及您个人在独立与人民民主中国的建设事业中获得进一步的胜利。

约·斯大林”

这是1950年9月30日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发给毛泽东主席的贺电,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

泛黄的文电纸薄如蝉翼。工作人员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向后一页一页翻着档案,展示那一年新中国收到的国庆贺电贺函。

这些贺电,来自苏联、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越南、朝鲜等近20个国家的领导人、政府和政党。

安静的档案馆内,历史的脚步声如此清晰。

新生:开天辟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面对旧中国屈辱的外交遗产,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如何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在“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方针指导下,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在摸索中迈出了对外交往的脚步。

上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并与印度、缅甸共同倡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启了与社会主义阵营之外国家,特别是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关系的新篇章。

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

这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收到来自44个国家的171封国庆贺电贺函:

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民主德国、越南、瑞典、丹麦、芬兰、瑞士、挪威……

新中国的“朋友圈”明显扩大——既有社会主义阵营的老朋友,也多了不少这个阵营之外的新朋友。

在向中国领导人发来的贺电中,越南领导人胡志明这样说:

“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俄国十月革命后最重要的国际事件,它标志着全世界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向前迈进了巨大的一步。同时,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具有特别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它使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大大超过了帝国主义阵营,它使世界和平的力量空前强大。”

上世纪60年代,虽然反对美帝国主义威胁仍是新中国外交主要任务,但是中美关系已现缓和态势;中苏关系则因两国在国际战略、意识形态方面分歧加剧而对立、恶化,甚至在边境地区爆发冲突;中国与多个周边国家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遗留问题,与非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特别是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关系取得重要进展。

上述特点,在这一时期外国领导人、政党、友好人士发来的国庆贺电贺函中均有体现。阅读相关档案时,“反对帝国主义”“反对修正主义”“世界革命”等词语不时进入记者视线。

站起来:挺直脊梁

上世纪70年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70年代初期,中国与加拿大、意大利、英国、联邦德国等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建交。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一致,合力把新中国“抬进了”联合国。同期,中国领导人审时度势,打破中美关系僵局。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

“这些外交进展为后来中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也开始了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主任张清敏教授说。

1972年9月30日,中日两国复交次日,田中角荣首相向周恩来总理发来贺电:

“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接二十三周年国庆节之际,我代表日本国政府和国民表示祝贺。我衷心祝愿中华人民共和国更加繁荣,中国人民更加幸福。”

短短几十字的贺电,意味着中日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七年后,美国总统卡特在祝贺新中国成立30周年的电文中这样说:

“今年国庆是我们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国庆节。……我们欢迎一个强大和安全的中国积极参与世界事务。我相信,我们两个伟大国家之间的越来越富有建设性和合作性的关系将会增加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的前景。”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仅有十几个建交国,到1979年时与11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30年间,新中国与世界交往的准则逐步健全。

张清敏认为,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创建了新中国的新型外交,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站起来了,以平等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富起来:厚积薄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