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21-03-26 00:55 的文章

何者为卿狂txt新浪高晓虹: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原标题:高晓虹: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聚焦中华文化典籍,与古圣先贤对话;演绎典籍源远流长,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开播以来,以其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引发现象级关注,以震撼人心的文化力量,奠定了总台文化精品节目的新高度。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在署名文章《我们为什么要策划〈典籍里的中国〉》中谈及节目策划的初心和使命——“优秀典籍,既是中华民族的共享记忆,也是我们与历史的精神接续。典籍应该‘活’在年轻人心中”。

初心可鉴,典籍常青。《典籍里的中国》确实得到了广大青年的追看与热议。从首期节目走进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到第二期节目讲述中国古代重要科技文献《天工开物》,无数青年被典籍的魅力折服,纷纷在社交平台留言为节目“打call”,坚定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信心与决心。

正如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在评论文章中所说:“以《尚书》为代表的中华典籍,见证了民本思想的发端,构建了古老文明的体系;以《天工开物》为代表的科技典籍,记载了古代良工巧匠的奇思妙想,铭刻了先贤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这些瑰丽的文化密码,讲述着我们中国人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该去向何方。”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典籍里的中国》重新定义了“历史穿越”,是有历史感的“穿越”。

“穿越”是近年来备受年轻人喜爱的题材类型,人们认为,这类创作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纵横时空的恣意,实现了精神消费的反哺。然而,不少穿越作品因为架空、失真而饱受争议。在历史题材领域,“穿越”一时间甚至成为了“戏说”的代名词。

牛年伊始,一部全新文化作品的出现,校正了人们的认知,它就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磅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 

《典籍里的中国》是在《故事里的中国》的基础上升级打造的又一档文化节目,主创团队融合“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手法,在一部典籍、一个人物、一条主线的严谨构架体系里,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用时空对话营造“故事讲述场”。

节目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以典籍为舟,带领观众畅游华夏文明之长河:今人穿越到古代,看先贤如何燃万古之明灯;古人穿越到当下,看后世如何传千年之经义。这档节目以强烈的仪式感、厚重感和时尚感,重新定义了“历史穿越”,涵养着坚守初心、向新而行的精神力量。

从新春伊始至今,央视在黄金时段陆续播出了《尚书》和《天工开物》,让我们眼界大开、脑洞大开、胸襟大开。细细研读这两部作品,呈现出以下创新亮点。

从历史感出发 做有思想穿透力的节目

《典籍里的中国》用追根溯源、旁征博引的方式纵横上下五千年,从文明的起源讲到现代的传承,目光之深邃、格局之远大,抚今追昔、胸怀天下。以《尚书》为代表的中华典籍,见证了民本思想的发端,构建了古老文明的体系;以《天工开物》为代表的科技典籍,记载了古代能工巧匠的奇思妙想,铭刻了先贤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这些瑰丽的文化密码讲述着我们中国人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该去向何方。

“穿越”在这档节目中,是一种知来路、明去路的手段。戏剧演绎和专家阐释的双线赋能,有效地帮助观众理解今日之中国。

比如,理解了《尚书》里民本思想的由来以及后世的继承发展,特别是对当代的影响,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中,我国会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决心和勇气,带领人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什么党的十八大以来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因为自古而今,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明其所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