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1-04-23 09:03 的文章

诺基亚2700c主题 个性化康复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

  12月6日电 2019年,北京市残联继续开展了残疾人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工作,明确提出“一人一案”的要求,使“为残疾人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康复服务”真正落到了实处。北京市残联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北京2019年残疾人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项目共帮助10152名残疾人实现了“家门口”康复,提前实现了年度工作目标。  

  专业评估并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

  2019年5月,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项目启动后,北京市残联要求每一个入围招标的医院和医疗机构都具有一套完整的服务流程。从评估到制定康复计划,再到开始实施计划,一切都由专业的康复服务人员完成。

  作为入围市残联招标的其中一家医疗机构,北京达仁和诊所在今年为915名残疾人提供了居家康复服务,与2018年相比,今年服务残疾人的数量增加了745人,提升了一个较大的数量级。诊所目前拥有着近100名专业的康复治疗师,为残疾人提供专业的“一对一”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对于确定的服务对象,诊所会请评估人员对该残疾人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康复计划,计划审核后选派康复治疗师为残疾人进行康复服务。康复训练内容主要包括肢体功能训练、康复护理、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训练。除此之外,康复治疗师还会在康复服务中给予残疾人心理疏导。

  接受服务的残疾人享有不少于30次的居家康复服务,每次时长不少于60分钟,这其中还包括15分钟对残疾人家属的培训指导,帮助家属掌握康复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以便残疾人长期受益。

  科学系统康复带来显著效果

  家住东城区体育馆街道的孙大伯是一名脑梗患者。每周的固定时间,达仁和诊所的康复治疗师张可会前往孙大伯家中为他进行康复训练。

  被病痛困扰多年的孙大伯,一直以来都是苦不堪言:“自从得了病以后,给我的感觉就是判了死刑了,对生活一度失去了信心。”受脑梗后遗症的影响,孙大伯肢体活动受到限制,影响了很多日常活动的完成,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自从参加市残联的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项目以来,孙大伯接受了近3个月的入户康复服务,内容主要以肢体功能训练为主。同时,张可还从精神上、心理上对孙大伯进行疏导和帮助。康复训练结束后,孙大伯的身体情况和精神状况都有了明显改善,肢体力量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提高,很多以前不能独立完成的动作现在都能够独立完成,生活基本能够自理,这也使他对生活重新充满了信心。“我现在基本上和健全人没有什么区别了。我可以做饭、骑车、每天坚持运动,如果路远我还可以开车,既锻炼身体,又锻炼意志,还可以欣赏风景。”孙大伯兴奋地介绍了自己的状态。

  孙大伯说,第一次见到张可,他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我看她太年轻,有点儿不相信她。但经过治疗之后,确实是很有效果。”

  康复服务让困难群体重燃生活的希望

  对于今年为915名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诊所负责人淳于彤说:“说实话,完成915名残疾人的康复服务并不容易,每一个人的状态和需求都有不同,许多残疾人仍然缺乏对康复训练的科学认知,这样的政府购买服务举措让许多基层困难人群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这是对他们最好的扶助。”

  事实上,北京市在2019年推出的残疾人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项目,就是服务模式的创新实践,让政府购买服务与成年残疾人康复保障政策互为补充,使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将功能训练与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相衔接,专业康复护理与提高家庭照料能力相结合。

 

【编辑:罗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