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22-05-21 09:25 的文章

小战象主题曲 中国航母设计领域有新进展 新航母将跳出母型束缚

正是如此,如果中国海军仅仅使用所谓的“母型设计法”,在苏联1143.5型重型载机巡洋舰及其后续舰的设计上“打转转”,那么毫无疑问中国海军也会在航母研制上陷入和苏联差不多的“歧途”。也正是如此,在中国海军的首艘国产航母试航的同时,我们很明显地看到下一代的国产航母已经在设计上跳出了“母型”的束缚,开始探索中国航母特有的技术道路。

作者:胡诌施佬

首艘国产航母已经完成第四次试航,返回大连造船厂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修改,并为下一阶段的试航进行准备,由于这次试航出发的时候,国产航母上搭载了包括歼-15战机模型在内的一系列舰载机等比模型,媒体和军事爱好者们就开始猜测本次试航中会不会进行真刀真枪的舰载机起降试验。

▲国产航母一返航,大伙儿就开始在飞行甲板上试图“找证据”

航母一返航,有关航母上有什么变化的报道就出现在不少媒体上,这其中,有不少是通过观察航母斜角甲板上是否有黑色的飞机轮胎印迹来确认航母是否进行了舰载机试验。比如施佬在一家图片社的图片库中,就看到了两组有关首艘国产航母的照片,其中一组的标题是《国产航母第四次跨年度海试返回大连舰载机首次着舰测试完成》,另一组则是《国产航母完成第四次海试返港 未起降舰载机》……

施佬觉得对于国产航母的试验进度,咱们多些耐心并非一件坏事。科学试验自有其内在规律,反正今年国产航母大概率是不会缺席春夏之交的海军重大节日的,国产航母的状态如何,届时我们便可一探究竟。

▲这是2018,2019年的惊喜会更大

2018年,中国首次出版了由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组织编写的《航空母舰设计概论》,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儿八经地在航空母舰设计领域有了一席之地。作为一型大型的特种用途舰船,这本《航空母舰设计概论》的编写基础一方面来自于同样有该中心编写的《舰船技术与设计概论》,另一方面自然来自于中国对引进航母船体的改建和国产航母的设计和研制。毕竟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的另一个名字大家可能更熟悉——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

▲不过考虑这本书的价格,施佬并不推荐大家买来看,因为其实没有什么大家想的“料”

正因如此,在这本《航空母舰设计概论》里面,也有不少与中国航母发展思路颇为搭调的“中国特色”。比如在这本书中介绍航母总体设计的几种基本方法的时候,首先提到的方法就是所谓的“母型设计法”。

▲这个所谓的“母型”嘛……就多少和临摹有点像

如果详细介绍,所谓“母型设计法”,就是在设计过程中,首先选择1艘或者几艘经过服役考验的优秀舰船作为设计的“蓝本”,通常称为“母型船”或者“参考船”,在母型的基础上,分析与母型船的共性特点,克服其在服役中暴露出来的缺陷,使新设计的航母方案既具有现实可行性、可靠性,有具有技术先进性,能更好地满足作战使用任务的要求。

▲如果对2000年前后国内的航母发展道路争论有了解,“库兹涅佐夫”这个母型自然是很熟悉的

这听起来高度概括性的语言显然也不难理解,特别是当我们把中国航母的发展之路作为参照的话。如果将“母型船”选择为俄罗斯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号,则中国改建而来的辽宁舰毫无疑问就是其“新设计的航母方案”;而如果将“母型船”选择为辽宁舰,则目前正在试航的首艘国产航母看来更加近似于“新设计的航母方案”……

▲这真是航母艘艘有新意,“母型”招牌世代传

“母型设计法”作为“小步快跑”的另一种形式的说法,其实在许多国家的航母设计中都得到长时间的应用。美国海军二战前的“约克城”级发展到“埃塞克斯”级,以及从二战后的“福莱斯特”级逐渐发展到如今的“尼米兹”级,苏联从1143型逐渐发展到1143.7型核动力航母,这种选用此前服役的航母作为母型的航母设计方案渐改都贯穿其中,但对于一国航母设计的开始而言,想要找一个直接可以接触的现实参考,中国航母显然都是独一无二的。

▲美国航母其实也是很有“母型设计”的感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