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20-05-19 10:31 的文章

金刚经读诵下载第78集团军某旅缩短比武与实战距离的新闻调查

    原标题:“鲤跃龙门”背后的“沉潜思辨”——第78集团军某旅缩短比武与实战距离的新闻调查

    晋级比武集训队,“一招鲜”行不通了

    “听说了吗?特战一连被上级通报批评了,原因是应急反恐能力建设考评出了问题……”去年年底,该旅官兵热议的一个话题,给特战一连官兵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

    “那段时间,每当路上遇到其他连队的战友,我都下意识地低下头。”戳到痛点,上士李钦仓坦言。

    李钦仓清楚地记得:当时,他们奉命参加上级组织的朱日和反恐集训比武考核,夺得多个“第一”,可谓出尽风头——反恐特战尖兵综合第一、反恐特战小队综合第一、总评第一。可短短半年过后,他们却在上级应急反恐能力建设考评中“掉了链子”。

    “同一课目,半年前比武摘金夺银,半年后验收漏洞百出,是不是很讽刺?”连长张响直言不讳:比武只是检验训练的“擂台”,不能偏离备战打仗的“阵地”,否则就会重蹈这一覆辙。

    去年年底的军事训练形势分析会上,该连痛定思痛,深刻剖析问题的根源。

    “我们之所以能在反恐集训比武中拿到好名次,是因为我们在一些单项课目上有过人之处,并不代表我们所有课目、所有环节全面过硬。”指导员赵岩认为,比武取得好成绩后,大家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而比武暴露出的问题却无人问津,致使该补的短板没能及时发现补齐。

    士官支委、上士王小斌直言:“有的同志进了比武集训队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可到了与比武关系不大的日常训练时,就应付了事,这也是连队整体训练水平存在短板的重要原因!”

    士官支委、中士刘潇宇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志把比武当作个人成长进步的跳板,致使连里“一招鲜吃遍天”的大有人在,而全面过硬的人才却不多。

    一连“自曝家丑”的举动,为全旅上下揭开了比武训练“两张皮”的伤疤。特战一营营长林立强回忆,去年陆军组织特战小队长考核比武,所有队员均是来自各个特种部队的训练尖子,集训的强度、难度、险度很高。即使竞争激烈,他们还是斩获了总评第二的好成绩。然而,年底营里组织教练员考核时,曾在赛场上摘金夺银的5名特战小队长竟然“败走麦城”。

    “为什么要参加比武?比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比武在备战打仗中应当发挥什么作用?”年终总结时,旅长赵正兵的话引发了全体官兵深刻反思。

    “‘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的优良传统不能丢,但也要做好赛场夺魁扛旗之后的下篇文章!”赵正兵认为,比武的真正目的在于激发训练热情、学习借鉴经验、指导部队训练,说到底还是要为备战打仗服务,为战斗力长远建设服务。

    今年以来,该旅备战各类比武的脚步依旧没有停下。与以往不同的是,所有参加备战比武的选手都要完成比武课目以外的既定训练内容。对此,该旅党委给出的意见很明确:比武和训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正在狙击手集训队参加集训的特战八连小队长矫凯告诉记者,如今想进比武集训队,必须在基础训练课目普考中达到优秀水平,以往凭借一技之长“特招入队”的办法再也行不通了。

    在高手云集的比武场上,为自己寻找“更强的对手”

    林海深处,该旅特种技术队四级军士长卢雪礼紧盯前方,快速测算风向风速,判定目标距离。忽然,目标出现,只见他排虚光、修误差,扣动扳机,动作一气呵成,子弹正中靶心,全程仅用5秒钟。

    射击完毕,起身持枪。卢雪礼掸了掸身上的积雪,走到参训官兵跟前,现地分阶段讲解射击动作要领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射击原理及注意事项。

    “卢班长是我们旅的标杆,他带出来的高徒比武夺取的奖牌不比他少……”说起卢雪礼,特战八连中尉罗威振赞不绝口。

    “虽然我以前拿过许多奖牌,收获很多荣誉,但也经历过难以超越自己的痛苦。”卢雪礼回忆,入伍15年来,他参加过集团军以上各类集训比武20余场,先后获得“全军爱军精武标兵”“优秀猎人”“特等狙击手”“侦察特战精兵”“优秀四会教练员”等荣誉。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身披荣誉光环的老兵,也曾陷入过一段低谷期。

    2015年,卢雪礼奉命备战一场国际狙击手比武。此前,他已经在此类国际比武中拿过金牌。面对首长和战友们的期望,卢雪礼感到责任重大,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