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20-04-18 00:21 的文章

富贵在天主题曲一名数据工程师的“抢滩之战”

吴锋(右三)和战友们讨论交流数据采集工作。戴海清 摄

    大数据被誉为“未来世界的新石油”。对于未来信息化战争而言,数据就是装填武器装备的“新弹药”。谁能掌握更充分、更准确的数据,谁就有可能从中洞察制胜先机。

    然而,要精准掌握和使用作战数据谈何容易?对此,西部战区某保障队数据工程师吴锋深有体会。

    几个批次的联合火力打击过后,吴锋和团队操控无人机、数据采集仪,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很快,一份高度可信、直观生动的数据产品,让指挥员对方圆百余平方公里内的目标毁伤情况了如指掌。

    “放在以前,这些数据没有一两天采集不完,加上处理数据,时间更长。”吴锋说。

    数据工程师是调整改革后出现的一个新战位。走上这个岗位前,吴锋先后经历了机械、通信、无人机等10多个专业转换,但“没有哪个像现在这么有挑战性”。

    “人们常说数据海洋,跳进作战大数据这片海,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学会游泳、战风斗浪,还要在茫茫‘大海’中开辟出一条条数据通道,帮助部队成功抢滩未来战场。”在新岗位上摔打了4年,吴锋对自己的职责有着深刻理解。

    去战区,那里有更大的平台实现梦想

    又是一个周末,吴锋又一次一头扎进了办公室。担负战备值班、提供数据保障、解决技术难题……节假日依旧忙碌工作,几乎已成他的生活常态。

    在妻子眼中,自从与作战数据打上交道,他的身上就“天天都贴着一个‘忙’字”。

    或许,这便是梦想的魔力,一旦它被点燃,人们便会充满力量,一往无前。

    点燃吴锋梦想的火花迸发在4年前——

    2016年2月1日,中央军委举行战区成立大会,拉开了我军联合作战体系构建的序幕。数据是联合作战指挥的“血液”,实现联合作战的关键在于数据能否高效流动、高效研判、高效融合。于是,作战数据保障岗位应“战”而生。

    什么人能胜任这样的岗位?西部战区领导特意指出,得选调一批懂部队、懂装备、善创新,在基层和机关都历练过的同志。

    选调通知发到某集团军机关时,领导第一个想推荐的人就是吴锋。巧的是,看到通知后,时任装备助理员的吴锋第一时间就递交了“申请书”。

    两个“第一时刻”的背后,是吴锋自己和身边人都清楚的一个事实:为了这一刻,他已准备了很久。

    在云南边境野战医院出生,听着边境自卫还击作战英雄故事长大的他,从小就渴望“到部队去干番事业”。念大学二年级时,得知部队要从本科生中挑选国防生,他第一时间报了名。大学毕业后,经过无人机维修工程专业的任职培训,他被分配到某特种大队工作。

    那时候,作战数据研究对他来说,还是一个模糊而陌生的概念。可如今回头再看,他13年军旅生涯里的每一次转型,都像是踩着时代的步点,迎接新战位到来。

    2008年,学术界开始提出大数据的概念。这一年,担任特种大队侦察排长的吴锋,在练就侦察、跳伞、特种装备保障等特战技能的同时,开发出“训练成绩管理系统”,改进提升侦察雷达、战场电视的适用性,不知不觉间迈入了作战数据处理的大门。

    2013年,国际公认的“大数据元年”,不少国家把大数据研发摆在战略层面推进。这一年,担任特种大队装备助理员的吴锋,研发出“车辆装备无线传感网络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感受到了数据建设对战斗力的价值。

    2015年,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为指导我国大数据发展做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这一年,吴锋参与研究装备数据整合,接触到海量的各类装备数据后,对大数据有了更深认识。

    “我一直在和数据打交道,在基层时受条件限制,很多想法都没法实现,战区成立为作战数据研究搭建了更大的平台……”看到战区选调通知时,吴锋心中的热血沸腾了起来。

    推荐、考核、面试……历经“过五关斩六将”的严格筛选,他最终如愿以偿。

    跨入西部战区的大门,到某保障队报到那天,他在日记里引用了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一句经典台词:“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将会是什么味道。”

    在这句话后面,他继续写道:“只要一直勇敢奔跑,总能尝到你想要的滋味。”

    快转型,数据保障必须跟上主战需求

    初上新战位的滋味,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

    作战数据保障是联合作战指挥中心的重要支撑。然而,战区组建之初,面对这一新生事物,没有任何经验可循。

    作战数据保障的职能定位是什么?应该怎么干?干成什么样……吴锋的眼前全是问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