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汶鹭火箭女兵向阳怒放
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贾启龙、尹威华)“寻常的岁月总在沉默/守候着风云变幻那一刻/聚集起所有的光、所有的热/点火、点火、点火/在长天写下呼啸的歌/点火、点火、点火/用生命写下必胜的歌……”
在阅兵训练场上,每次看到战略导弹车阵缓缓驶来,朱亚荣心中不由自主地唱起《点火》,那颗追求荣誉的火焰总忍不住往外蹿。朱亚荣说,哪怕蒙着厚纱,我都能感受到它的气场。
朱亚荣本是一名电子化号手。2015年胜利日大阅兵,她在电视上看到“高酷帅”的国之重器从天安门前缓缓驶过,毅然转岗成为“东风快递”驾驶员,成为受阅归来荣誉战车的亲密战友。为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她放弃休假、推迟婚期,成为女兵方队一员,期望以受阅姿态追随它的战斗足迹。
朱亚荣来自全军第一支女子导弹发射连,是共和国战略导弹部队的新生力量。但随着实战化训练如火如荼,女驾驶员紧缺成为制约连队战斗力提升瓶颈的重要因素,培养一批女驾驶员迫在眉睫。
“转岗女司机,行吗?”面对质疑,朱亚荣用行动给出答案。在驾驶员培训中,具备独立驾驶发射车、双弹车和转载运输车3种大型特种装备车能力,朱亚荣只用了45天。
没有天生的王者,只有拼搏的强者。少有人知道,为尽快驾驭庞然大物,朱亚荣是如何对自己“下狠手”的——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增肌和力量训练计划,戒掉最爱的零食坚持营养用餐,俯卧撑、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从累得直不起腰到加倍都轻松自若;大小哑铃组合练腕臂力量,从吃饭抓筷子手都抖到拿铁无畏……快、准、狠地占领阵地,是她久攻不破的难关,她便猫在封闭狭小闷热的发射车驾驶室,持续不断打方向盘,手心内侧被磨伤不管不顾。
如今,她与荣誉战车安全行驶1.2万公里,在高原荒漠、深山绿林留下共同战斗,在多次演习中屡立头功。它的油电路,它的小脾气,它一切的一切,朱亚荣都摸得一清二楚、如数家珍,连男朋友都自叹不如。在2018年旅驾驶员比武中,她虽是唯一女兵代表参赛,却力压群雄、一举夺冠。
没想到阅兵训练比驾驶发射车还难,没想到训练标准比导弹校准还苛刻,没想到烈日下的钢枪比方向盘还要灼手……阅兵训练伊始,望着来自全军部队的女兵精英,面对超乎以往认知的高强度、严标准训练,朱亚荣感到扑面而来的巨大压力。
军姿不正绑T型架、绑背包绳纠正O型腿、手贴腿不紧夹扑克牌……朱亚荣训练中对自己的那股狠劲,教练员常可意记忆深刻:一次军姿站立训练中,朱亚荣晕倒在地,没想到休息半小时后又坚持站在训练场。跟自己较劲,队友练一遍,她坚持多练几遍;队友休息了,她在训练场对着镜子加练。
不为人知的是,朱亚荣今年满服役期,本打算9月退役、10月订婚。可听说国庆阅兵任务,她毫不犹豫选择报名,与男友商议推迟订婚计划。尽管方队配发防晒霜和面膜,准新娘的脸还是晒黑了,脖子上出现黑白分明的“V”字印记。天性乐观的朱亚荣说,阅兵服是最美的婚衣,“V”字印是战士的勋章……只要能像战车一样,把荣誉刻在天安门上,再苦再累也不怕。
人物简介:朱亚荣,下士军衔,女兵方队第4排面队员,火箭军某基地发射2连战士,特种装备驾驶员,甘肃酒泉人,1995年7月出生,2014年9月入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