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国内 2021-04-21 09:36 的文章

宋紫琳 造假风波引发“大地震” 行业自查难以遏制学术不端

论文造假风波引发“学术圈大地震”背离科研道德的行为冲击公众信任行业自查难以遏制学术不端行为● 近年来,在评价体系以量化为主的科技界,拼凑和抄袭论文的现象不断发生。从“汉芯一号”造假案,到107篇论文

  论文造假风波引发“学术圈大地震”背离科研道德的行为冲击公众信任

  行业自查难以遏制学术不端行为

  ● 近年来,在评价体系以量化为主的科技界,拼凑和抄袭论文的现象不断发生。从“汉芯一号”造假案,到107篇论文涉嫌同行评议造假被一次性撤销,再到论文实验数据无法重复而主动撤稿,这些背离基本科研道德的行为,一次次冲击着公众的信任

  ● 此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报了一批学术不端的典型案例,主要包括提供虚假审稿意见,操控同行评议过程;通过第三方在网上买卖论文,隐瞒身份申报基金项目;盗用他人研究成果申报基金项目,申请书信息严重造假等  

  ● 学术不端行为屡屡发生的重要原因是违规成本过低。目前,规制学术不端行为主要依据部门规章进行行业自查,难以真正震慑学术不端行为。事实上,我国科研项目的成果产出与财政经费调拨有密切关系,学术不端不仅是作风问题、职业道德问题,更是严肃的法律问题。部门规章之外应该有上位法的约束,细化法律规范,填补规则盲区,并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本报记者 王阳

  11月29日,网传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实名举报3位学者,又一次将学术造假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后饶毅回复称:“没有发出,有过草稿。”

  此前10多天,有关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的学术争议事件,也引发了“学术圈大地震”。随后,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称已经关注到相关问题,正调查了解情况,暂不下结论。

  “关于学术诚信问题,在科学技术普及法、专利法和著作权法等法律中都有抽象地涉及。目前,规制学术不端行为主要依据教育部、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有法律人士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这些部门规章的出台为规范学术行为、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些部门规章更多的是为各高校和研究院制定学术诚信监督管理办法提供依据,缺乏统一、明确的监督办法和惩处机制,且立法层级较低,处罚力度不足。解决学术不端问题,前提是要建立完备的法律制度。对此,国家层面应尽快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

  学术不端频频发生

  防治机制尚待建立

  今年11月29日上午,一张截图在网上流传,内容为饶毅实名举报国内3位学者学术造假。目前,饶毅是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

  这封流传的举报信中提及的第一件事,涉及武汉大学教授李红良:2017年,李红良在影响因子为30的《自然·医学》上发表了4篇文章,被武汉大学“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霍文哲举报,称其中有两篇论文涉嫌造假。

  据武汉大学官网信息,李红良现担任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动物实验中心主任、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中南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2018年1月29日,武汉大学官方微博发布了《关于李红良团队被举报学术不端的调查意见》,认为李红良团队被举报的相关内容不存在学术造假,“但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个别疏漏”。

  举报信中提到的第二位当事人为中科院院士裴钢。信中称,裴钢于1999年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经费发表的论文《五跨膜结构域足以作为G蛋白偶联受体:功能性五跨膜结构域趋化因子受体》,其中3张图不真实,存在造假嫌疑。

  裴钢曾先后担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同济大学校长,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

  此外,今年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耿美玉研究员作为通讯作者,发表的宣称可治疗小鼠阿尔茨海默症的论文,也被指数张图片存在造假。

  而在有关曹雪涛的这起学术争议事件中,有专家对以曹雪涛为通讯作者、共同通讯作者或合作者的300多篇论文进行核查,检索到图像异常的论文已超过60篇。目前,已有7篇论文的作者针对质疑进行了回应,其中3篇论文作者承认存在图像误用,4篇论文作者通过原始图像进行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