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财经 2023-05-22 23:03 的文章

bk2737华南虎再啸山林不是梦

原标题:华南虎再啸山林不是梦

  广州动物园(广州市野生动物研究中心)供图

  “锯牙钩爪利如锋,一啸寒生万壑风。”自古以来,虎尤其是华南虎因其威猛的外表和蕴含的深厚文化意蕴而深受中国人的喜爱和关注。

  然而近百年来,随着栖息地的破坏和盗猎的影响,华南虎在中国几乎绝迹,野外难寻虎踪。所幸,由于保护得及时,华南虎得以在动物园人工养殖的环境中繁衍生息,没有步里海虎、巴厘虎、爪哇虎的后尘。

  国虎幸存绝非“天佑”,在这背后,其实是数十年来动物保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前不久,一个与华南虎有关的好消息传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生涂小龙、广州动物园(广州市野生动物研究中心)正高级兽医师陈武等研究人员,对来自4家主要动物园的29只华南虎进行了基因组测序。研究表明,经过将近30年的努力和科学管理,华南虎种群中仍然保持着适度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甚至出现了两个遗传上差异明显的“家族”。4月18日,相关论文发表于《BMC生物学》。

  专家认为,此研究表明华南虎的保护或将迎来新的曙光。只要时机成熟,虎啸山林可期。

  华南虎种群恢复潜力较好

  作为唯一独产于我国的虎亚种,华南虎曾广泛分布于广东、湖南、江西、广西等地。20世纪50年代,我国华南虎数量还有数千只之多,甚至一度在某些地区形成了所谓“虎患”。

  “虎患”从根本上讲是人虎争地引起的冲突。在历史上,这种冲突便存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典韦逐虎过涧”“武松打虎”等传说故事,就是这种冲突的体现。只不过随着近百年来人口的迅速膨胀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虎冲突愈演愈烈。最终,由人类用地扩张引起的栖息地丧失以及猎杀行为,导致华南虎在野外存活较少。

  “目前国内动物园中有200多只圈养华南虎,都是贵阳黔灵公园中来自贵州省的1雄虎2雌虎和上海动物园中来自贵州省的1雄虎1雌虎及来自福建省的1雌虎的后代。”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广州动物园(广州市野生动物研究中心)博士王晨对记者说。

  既然现存的圈养华南虎是6只个体的后裔,人们不禁忧虑:华南虎是否和猎豹等大型猫科动物一样,已经陷入因极度近亲繁殖种群难以存续的境地?“此次研究表明,这种情况并不存在。”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涂小龙表示。

  涂小龙介绍,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组装出了染色体水平的高质量华南虎参考基因组,为今后对华南虎基因的功能研究与遗传保护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利用组装好的参考基因组,我们对29只圈养华南虎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并结合网上已有的苏门答腊虎、东北虎、孟加拉虎等6个虎亚种40余个个体的基因组数据,通过计算得知华南虎的遗传多样性在这些亚种中并非最低的。”涂小龙说,“我们通过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发现,现存圈养华南虎种群中存在两个‘家族’,即上海系和贵阳系。我们还发现,当前华南虎种群中几乎不含有其它虎亚种的血缘,这说明在过去几十年来,圈养华南虎种群得到了相当成功的保护。”

  涂小龙进一步指出,华南虎基因组中纯合区域的总体水平较高,这种高度近交的现象应该是近60年来6只圈养华南虎近交产生的结果。“然而,与其余5个虎亚种的数据相比,华南虎基因组中的高、中两种有害突变的纯合子比例明显低于其它虎亚种,这表明华南虎的基因组正在经历清除高、中两种有害突变纯合子遗传负荷的过程。”涂小龙说,“通俗地讲,尽管近亲繁殖的情况客观上存在,但华南虎的基因组正在顽强地‘自愈’,且成效十分显著。”

  华南虎种群的遗传学研究表明,现存华南虎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具有较好的种群恢复潜力。

  华南虎种群希望犹存。

  科技助力华南虎保护工作

  研究显示,目前华南虎仅有上海系和贵阳系两个主要的“家族”,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王晨介绍,研究人员利用全基因组中的SNP位点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发现构建系统发育树和Admixture软件分析均显示,当前圈养华南虎种群分成两个分支(上海系和贵阳系两个祖先遗传背景)以及兼具两个遗传背景的混合个体。此研究揭开了现存圈养华南虎两大“家族”之谜。

  “由于圈养华南虎祖先数量过少,即使中国动物园协会华南虎CCP(一级管理项目)工作组建立了圈养华南虎的合作繁育机制,圈养华南虎群体间繁育种质的交流仍然比较有限。数十年来,经过遗传漂变,华南虎的两大‘家族’随之自然形成。”王晨表示,“基于研究结论,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两个华南虎群体的遗传交流,避免小种群内更高的近交,最大程度维持华南虎的种群遗传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