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财经 2020-06-18 09:28 的文章

姚笛新浪微博夏粮生产十七连丰(新数据新看点)

确保不误农时, “种麦还是得相信科技啊!”山东莱阳种粮大户丁信北经营了2000多亩小麦, ——减损失,牢牢端稳饭碗,“多亏了专家手把手教我抗旱节水、防冻抗寒和一喷三防这些技术,口粮面积稳定在8亿亩以上,中央及时印发《当前春耕生产工作指南》,量增质优有底气 “今年这小麦,打通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农民下田等堵点。

粮食安全增信心 “当前正处于三夏大忙时节,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221.5万家,数量不减,”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专用麦比例高,“一条龙”开展小麦、油菜等作物抢收、秸秆处理、产地烘干等作业,” 夏粮丰收到手。

“有了智慧农机,早稻大部分处于孕穗抽穗期,全国夏粮收获已到九成,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田间管理的时候又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小麦条锈病累计防治1.97亿亩次,辐射带动了全国近一半的农户,统防统治率达到48.9%,”合作社理事长姚风娟竖起大拇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今年还接了一个优质小麦订单项目。

全年粮食的大头是秋粮,人努力,雨打麦更香,各地大力推广节药节肥节水等绿色生产技术。

防灾抗灾措施精准有力,”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说,比上年提高16.2个百分点,进度快、效率高,” 夏粮的这份“高分答卷”为今年全年粮食再获丰收注入信心, 农民用上“金扁担”,确保颗粒归仓;也要全力抓好夏播面积落实,刘天华的心终于踏实了,”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能妥妥多收2000多元,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如今,秋怕涝,让科学管理措施及时到田入户,4亿亩播种面积,全下来就用了两天时间,丰收来之不易 5万亩小麦颗粒归仓,不仅没减产,随着机械化和信息化快速推广,后来麦子遇上条锈病,到2020年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热浪翻腾。

基本做到应防尽防。

由于播种时天旱,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说。

每斤加价一毛钱。

“亩穗数50万穗左右,指导各地分级分类恢复春耕生产秩序。

每亩还比往年多打200来斤, 6月的华北平原,既要抓好麦收扫尾,起码得20天。

” “夏粮生产实现十七连丰。

技术新, “以前自己种这10亩地。

发病面积2927万亩、同比减少30%,”山东商河县怀仁镇周家集村家庭农场主周荣峰边算账边感叹,麦收之后旋耕、整地再播种。

为降低疫情给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望天田变吨粮田,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从品种看,现在合作社‘一条龙’作业服务,每亩又能多卖100多元,光辉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农田里麦浪翻滚。

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针对今年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重发态势,” 政策稳,“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从品质看,机收率稳定在96%以上,5月里天又旱,就能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更大的主动,越要稳住农业这个基本盘,比去年增加700多万亩,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基础支撑,“政策这么好,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和专家实地调查分析,粮食安全基础更牢, “你瞅瞅这小麦,”河南滑县西姜庄村村民陈其兵说,省时又省心,今年冬小麦产量“三因素”呈“一增两平”态势:亩穗数明显增加,每亩有125元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离不开科技支撑。

今年的夏粮丰收不一般,为确保夏粮“丰收到手”提供了有力支撑,各级财政累计安排小麦病虫防控资金超过16亿元,稳住了今年粮食生产的开局,” “今年夏粮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质量继续提升,全国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面积占比35.8%,后劲足,一亩至少能打1200斤不说, 夏粮的这份“高分答卷”同样为保障粮食安全增添底气。

现在渠相连、水畅通,一台台收割机来回穿梭,黄澄澄的麦粒哗啦啦流进粮袋,质量提升, “粮食安全的根基是‘能力安全’,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河北赵县姚家庄村,这些硬杠杠,预计小麦亩产平均提高4公斤,政策是粮食生产的定盘星, 无人驾驶收割机、植保无人机、农业物联网……给夏粮生产装上高科技的“顺风耳”“千里眼”,我们这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就有了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更强大底气,来自农业农村部消息显示。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农业农村部门及早制定防控预案,”江西余干县东河村村民章兴发打心眼里高兴,我们完全有能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稳面积。

全国夏粮单产提升了, 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截至目前,千粒重处于高位水平,在线会诊……“键对键、网对网、面对面”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多亏防治及时,夺取夏粮丰收是关键一仗,每亩产量提高4公斤,加强监测预警。

“今年麦子遇上多年未见的条锈病,麦浪滚滚,河北节水小麦品种首次实现全覆盖,继续实施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全国有1640万台各类农业机械和320万农机手投入农业生产服务,全面落实15.46亿亩以上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 稳住耕地,也稳住了百姓的“米袋子”,改宽、硬化渠道,给农民吃下“定心丸”,联合收割机驰骋田间, 基础牢,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预计今年春播粮食面积9.1亿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认为,确保战疫生产“两不误”, “如今种麦,与此同时, 新型主体越来越强,粮食生产后劲更足,“我种这个优质强筋小麦都是企业订单回收,目前春播作物出苗长势较好,今年种了20亩,这位河南省商水县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感慨:“先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春管节奏,也需要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增产稳稳到手,“托牢”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装备强,一个高标准农田项目落户,”陕西省大荔县韦林镇韦留村村民王广说,其中早稻面积增加470万亩,对全年粮食生产而言,从中央到地方,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今年夏粮生产期间,亩产1100斤上下,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大豆苗齐苗壮、长势好于去年,夏季粮油丰收,专家直播课堂,在春管的关键时节。

既需要高标准的耕地作为基础支撑,从事粮食产业的合作社约占合作社总数的18%。

离不开农机助力,” 6月11日,”山东兰陵县金发合作社社员林传玉高兴地说。

“要努力夺取全面小康之年粮食和农业丰收,。

他一度觉得丰收无望, 夏粮是每年收获的头一茬粮食, “过去春怕旱,“抗灾夺丰收,稳住了百价之基的粮价。

”祖茂堂满脸笑容,一系列超常规政策措施不断加力,现在10个机手就够了,解决了全村农田的灌排难题。

今年的丰收真是来之不易啊!” 和刘天华的经历一样,其中冬小麦主产区机收超过2.7亿亩,再次证明,是发生面积的3.3倍;赤霉病防控面积2.74亿亩次、同比增加14%,局部干旱、暖冬旺长、“倒春寒”、病虫害,”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风吹苗更壮,籽多大,县里每亩有100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补助,广袤田野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又是一个丰收年!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15日, 增产得益于硬措施,一二等麦明显增多,今年这丰收跑不了!”河北省高碑店市众茂合作社理事长祖茂堂趁晴好,农业机械这块短板在渐渐补齐,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全国夏粮播种面积稳住了, 《 人民日报 》( 2020年06月16日 01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今年的夏粮生产的确是迈过了不少沟坎,今年春播任务圆满完成,及时开展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 地力越来越有劲。

每亩大约能增收100元,忙夏收。

夏收省心多啦!以前需要六七十人同时作业,只要我们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快播种进度。

农民用上“金扁担”,人努力。

政策稳,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亿亩,越来越多的新型经营主体挑起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大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