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21-01-23 14:54 的文章

牙牙乐兑换码先生们与《敦煌艺术大辞典》

原标题:先生们与《敦煌艺术大辞典》

《敦煌艺术大辞典》 敦煌研究院编 樊锦诗 主编 赵声良 副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参与编纂《敦煌艺术大辞典》的孙儒僩先生绘制的莫高窟第237窟单层木塔图

参与编纂《敦煌艺术大辞典》的刘玉权先生的手稿

《敦煌艺术大辞典》壁画类词条

百年之业

  敦煌,一个流光溢彩的名字。从汉代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宋元,多个民族在此生活,多种文化在此汇聚。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目光投向了敦煌。

  敦煌飞天、敦煌壁画、敦煌彩塑、敦煌乐舞……凡是与敦煌相关的名词,渐渐地成为大众所熟知的内容。然而,敦煌艺术走出西北一隅,其实经历了相当漫长的时光。

  时间回到百廿年前。

  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即今编号第17窟)内发现的数万件古文献及数百件精美绘画,震惊了英国人斯坦因和世界考古学界。那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地方官员贪婪短视,藏经洞出土的文物没有得到任何有效保护,大量经卷、绘画被劫掠至海外。直至1909年,清政府才下令把剩余的一万多件文物运回北京。藏经洞发现的文物,吸引了中外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也由此形成了一门对世界学术具有重大影响的学问——“敦煌学”。但是,尽管敦煌学已成为显学,但在藏经洞发现之后近四十年的时间里,除了北京大学陈万里陪同美国人华尔纳到过一次敦煌外,中国几乎再没有一个学者亲自到敦煌石窟进行过实地考察。

  1937年,一位叫李丁陇的画家,专程赴敦煌石窟临摹壁画,并将临摹的画带到内地展览,由此让敦煌艺术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在李丁陇的帮助下,画家张大千也抵达敦煌,在敦煌停留达三年之久。张大千不仅临摹了大量的壁画,还对石窟的内容做了详细记录。在这前后,考古学家向达等人也来到敦煌,对石窟进行研究,对敦煌周边的文化遗迹进行考古调查。

  敦煌艺术的精深宏富,终究会吸引一批竟毕生之力,只为保护和研究它的知己们。

  1943年春,常书鸿先生跨越千山万水,来到敦煌。他放弃的,是法国巴黎优渥的生活和扬名国际画坛的机会。在他的组织下,敦煌首个专门性研究机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于次年设立。一批学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了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工作。研究人员李浴、史岩等先生,启动了对洞窟内容和供养人题记的调查整理,这是敦煌艺术基础研究工作之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敦煌文化遗产,加强了敦煌文物的保护和研究。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拨巨资进行莫高窟的全面保护维修工程,取得了重大成果。敦煌艺术研究的新时代来临了。

  首先,在壁画临摹的基础上展开了石窟历史与艺术的研究。在北京大学宿白先生的指导下,开始了系统的石窟考古研究。与此同时,对壁画图像内容的考证研究也全面展开。1981年,中日合作的《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1—5卷)出版,集纳了敦煌研究院的学者们对石窟年代的考古分期研究、各时期石窟艺术风格的研究以及部分壁画图像的研究成果。这一时期还先后出版了《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等书,为学术界提供了基本的研究资料。1984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扩建为敦煌研究院,为敦煌石窟的保护和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此后,不仅敦煌研究院的学者们不断发表论著,相关基础资料和研究成果,还推动了国内外学者对敦煌石窟艺术与考古的研究。

  百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学者的努力,敦煌壁画中主要的内容,如佛教故事画、经变画、佛教史迹画、传统神话传说等内容基本上都已考证清楚;各时期供养人像及题记的系统调查研究业已展开;敦煌大部分洞窟的时代基本确定;对敦煌石窟各时代的艺术风格特征有了基本的认识;造型艺术、音乐、舞蹈以及服饰等方面的研究也全面展开。这些,都为《敦煌艺术大辞典》的编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年之功

  季羡林先生曾说,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

  敦煌是如此气象万千,以至于要将其内容囊括于一本典籍中,需要耗费巨大的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