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20-12-25 09:24 的文章

纨绔佛陀可视化有助提升新闻内容品质

原标题:可视化有助提升新闻内容品质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智能化+”给传媒生态带来全方位、颠覆性的变革。作为一种重要的内容承载形态,新闻可视化在智能化思维下,不断升级创新,以丰富的视听表达,迭代的技术手段,为用户体验带来更多可能。

新闻可视化属于“大众传播”领域的视觉传达设计范畴。它创造性地用图形、图像、视频等视觉语法采集、展示、表达信息,使枯燥复杂的数字、专业化的信息变得鲜活有趣。这些能传达信息的视觉符号,具有拟物化、隐喻的功能,使人产生感知、体验、联想。相对单一的文本传播,可视化对内容的深度挖掘和丰富多彩的视觉呈现,有助于提升内容品质。

发展路径从单向转向多元

纵观可视化的演进,可分为3个阶段:1.0版展示型可视化,是单向的,展示型的;2.0版交互式可视化,实现互动、多样化叙事;3.0版智能式可视化,“强烈的沉浸感+全方位360度的交互”,实现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元的呈现。

1.0版展示型可视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媒体逐渐具备了视觉优先的意识,通过可视化的内容,充分展示媒体的个性和特色,实现媒体IP和阅读的功能。如《人民日报》曾用8个版的篇幅将当年大事件以关键词形式,镌刻在“坐标”的抽象碑石基座上,这是一种符号化的表述。各个版从政治、文化、民生等角度运用图表、图形、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呈现。8个版既是一个有机整体,又可独立成篇。

同时,无人机航拍、遥感卫星影像、三维电子地图等方式为受众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在今年抗疫期间,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运用遥感卫星影像、航拍、实景拍摄等方式,制作推送了《武汉奋战,卫星可鉴》等一系列卫星新闻产品。让受众换个角度,感受抗疫的不易与成果。

这个阶段可视化作品的特点是单向的展示型的。时代在发展,技术和理念也在发展,受众希望突破单向展示模式,更进一步实现“游戏式”的交互,探索更多、更深入的内容。

2.0版交互式可视化。传统的报纸、电视媒介,内容传播是单向的,受众“观看”的角度始终是固定的。而现如今,人们不再满足于“看”,还希望能进一步实现互动,在对内容反复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更有价值的信息。

交互式可视化最大特点就是,用户在阅读过程中,通过选择内容的不同部分、不同细节,进行非线性阅读,与新闻产品实现完整的对话互动。这样的交互式可视化呈现,满足了不同的读者对内容的不同喜好,实现了用户的参与感。

例如,获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新媒体创意互动一等奖的作品《6397公里的守护》,用户点击进入长江全景手绘图,就可以开启“守护长江之旅”。在长江沿岸的不同地方,点击“闻古韵”,就可以欣赏孩子们朗诵的诗词名篇;点击“听新声”,就能听到流水声、川江号子……这些互动让用户在阅读中始终保持着新鲜感。

可见,只有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让技术全方位渗透到内容生产全过程,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才能打造出趣味十足、现象级的爆款作品。

3.0版智能式可视化。5G技术下,大数据、算法推荐、手势识别、语音交互、全身姿态控制等人工智能的加持,解锁着看新闻的新“姿势”。VR、AR、MR等技术将内容呈现或叠加到现实世界里,通过触摸、移动、声音等方式,实现从宏观到微观,沉浸式、多维度、多感官的呈现,带给用户身临其境的体验,解决在新闻现场中产生的疑惑和问题,使受众成为新闻事件的第一观察者。

比如,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推出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策划——《AR新闻2.0|天地工程》,利用AR和VR技术,打造出一个逼真的火箭发射场模型。同时,多项互动设置吸引着用户:用户可以为火箭命名,可以控制发射架,控制点火。并且首次实现了“平面识别”和“震动反馈”两个重要功能。打破了真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创造出一个具有沉浸性和交互性的3D环境。

创新从二维转向更多可能

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二维呈现到多维沉浸,新闻可视化创新类型千差万别,基本上是在叙事方式、交互创新、沉浸式体验的维度空间创新。

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可视化的叙事不仅仅是呈现形式上的转变,更意味着叙述方式与阅读系统的变化。互联网的发展,将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融通,形成这个时代独有的叙事形式。碎片化叙事、选择性叙事、多线索多视点叙事以及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叙事等,受众和叙事主体之间不再区隔,打破了传统线性叙事的单一模式,呈现出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叙事形态,并可看、可听、可传唱,更易于传播,满足受众对新闻多元化呈现的不同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