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20-10-20 14:03 的文章

万宁超市打造智媒体推动媒体融合迈向纵深

由封面传媒自主研发的“小封”已获多项奖励,并在应对智媒体发展中不断大展拳脚。 资料图片

“要以先进技术为引领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加强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和应用,用技术赋能媒体,提升主流舆论引导力。”在近日举办的“新闻出版高质量发展大讲堂”上,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四川日报社总编辑李鹏结合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的智媒体建设、媒体深度融合,分享了对于智能传播时代推动媒体融合迈向纵深的思考,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多种技术叠加 重塑信息传播格局

“智能互联网时代来临,是我们当前所处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量,为新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尤其是在媒体融合转型中的应用,是媒体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李鹏说。

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要以先进技术引领驱动融合发展,用好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加强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和应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李鹏表示,互联网发展经过了多个时期,从早期PC互联网的浏览器、门户网站,到移动互联网的APP、微信,再到智能互联网的AI、AR、VR等技术,各个时期都有标志性产品出现,目前已来到了智能互联网时代。

“5G加上AI技术,催生了一个万物互联时代,我们可以看到,智能互联网时代不是一种技术的单打独斗,而是多种技术的叠加。”李鹏表示,互联网的发展呈现的是一种加速度,这种加速度不断颠覆传统,新的传播方式不断产生。所以,怎样适应这样一个加速变革的时代,成为媒体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重要命题。

同样,人工智能不断催生着相关产品进入大众生活,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实现了人工智能和医疗、交通、教育等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

李鹏表示,在5G+AI的共同作用下,信息传播呈现出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和智能化的显著特征。随着5G和AI技术的加速融合和叠加,这“四化”的特征将更加明显。在这“四化”之上,技术会催生信息传播新的形态,区块链技术对整个互联网来说就是颠覆性的。一些媒体已经开展区块链技术探索,包括数字资产管理、提升内容生产力和助力广告营销等多方面。

“总体来看,5G也好,人工智能也好,区块链也好,这些技术在今天或许还没有完全被大家广泛理解,但在未来的5年到10年,这些技术会重塑信息传播格局。”李鹏说道。

拥抱新技术 积极建设一流智媒体

关于智媒体,李鹏给出了基本概念:智媒体就是用人工智能技术重构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全流程的媒体。技术驱动是智媒体的本质特征,人机协同是智媒体的重要标志,智能传播是智媒体的目标追求。

李鹏介绍,写作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领域应用的一个基本标志,包括机器写作和人机协同,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所拥有的“小封”机器人和四川日报全媒体所拥有的“大川”机器人便是典型代表。他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应用提升了传播效率,除了告别完全由人主导的写作时代,还在审核方面更加高效,比如敏感词的过滤、视频的审核等,AI都有着很好的工作能力。同时,在传播方面,告别了“模糊传播”的时代,因人而异,精准传播,实现了用户信息消费行为的可追踪、可挖掘、可利用,这些都为传播新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早在2016年10月,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在打造封面新闻时便明确提出要建设智媒体。业内也有专家指出,“报纸只有向智媒体转型才有出路”。李鹏介绍,四川日报全媒体已经提出了要以构建“智能+智慧+智库”的智媒体为抓手,来推进全媒体的深度融合,并将数据驱动作为首位战略,以“数据驱动增长”作为发展理念,以用户为中心,以增长为导向,用数据驱动AI开发、产品迭代、用户运营、安全保护、收入增长、组织变革等工作,建立数据驱动文化,用数据驱动引领视频传播和社群营销。2019年9月30日,由川报集团封面新闻承建的泸州市江阳区融媒体中心整体上线,全新的“江潮”融媒APP集新闻资讯、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和志愿服务等百余项服务为一体,成为当地首选的“资讯+服务”平台。此外,川观·云战疫平台还通过AI机器人进行24小时服务,开放赋能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