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20-10-12 00:22 的文章

妖尾之灭龙太子一起听!每个战疫采访故事都有一份特殊感动

原标题:一起听!每个战“疫”采访故事都有一份特殊感动

  8月24日至29日,中国记协组织中央和地方35家主流新闻媒体的40名参与疫情防控一线宣传报道的优秀新闻工作者赴山东威海开展休养调研。

  活动中,大家分享交流深入湖北武汉等疫情重点地区开展抗疫宣传的难忘故事,研讨总结报道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律做法,并深入乡村、社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研学习,接受生动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见证人民群众奔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新风貌,进一步增强职业荣誉感使命感,激发为党的新闻事业奋斗始终的满腔热忱和不竭动力。

  彰显坚定政治品格 弘扬过硬职业操守

  疫情发生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根据中宣部统一部署,广大新闻工作者践行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求,奔赴抗击疫情主战场,报道疫情最新动态,传播疫情防控知识,书写抗“疫”一线感人事迹,为提升群众防控意识、凝聚疫情防控共识、稳定民心激发力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记协组织此次活动,就是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记者之家”的重要指示精神,向在疫情防控一线宣传报道中政治坚定、业绩突出、作风过硬的新闻工作者传递党和国家的关心关怀。

  新闻工作者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真挚的人民情怀和崇高的职业精神,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责使命。

  作为人民日报社前方报道组副总指挥,汪晓东在前线一“扎”就是84天,他和前方报道组同事们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突出一个“准”字,把握一个“稳”字,强调一个“快”字,在宣传报道中体现出强烈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新华社记者胡喆在武汉宣布“封城”后迅速采写《新华微评:加油,武汉!》等多篇评论,第一时间喊出了“加油,武汉!”“众志成城、同心战疫”强音;长江日报社记者田巧萍秉承媒体责任、坚守新闻初心,挖掘推出了“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等英模典范。山西广播电视台梁震、大河报李岩等多名记者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驰援湖北,湖南广播电视台“90后”记者白云龙在疫情一线火线入党。福建广播影视集团记者赵健说:“和医护工作者们并肩作战,记录每一步进展、每一个故事、每一份感动,这是新闻人的职责,更是时代的使命。”

  新闻工作者们坚守采编岗位、发扬优良作风,将抗疫一线作为增强“四力”的实战课堂。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记者孙利抵达武汉即投入战斗,承担现场采访、直播连线、拍摄视频、制作录音等工作于一身,80多天里采写200多篇广播报道。北京日报社记者贾晓宏奔波在北京战“疫”一线时,作为同行的丈夫接到了奔赴武汉的通知,她坚强地说:“即使是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我的内心也没有害怕过!”法治日报社编辑张博坚守在后方“战场”,她除夕夜写稿,经常工作到凌晨三四点,力争对每一个新闻热点做出最迅速反应。“盼了一年才回家,肯定想和家人多呆一会儿,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必须做好本职工作,用正能量引导群众,这比短暂的相聚更重要。”她发自肺腑地说。

  新闻工作者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为群众解决燃眉之困,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

  在抗疫战场上,所有人都是冲锋救人的战士,新闻工作者在做好报道的同时,也在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蒋晓平帮助未入院患者联系医院,寻找看病信息,甚至帮他人垫钱买药。光明日报社记者晋浩天多方联系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将捐赠的5000多只口罩、120瓶酒精棉球和一批药品带到了武汉。经济日报社记者常理主动搜集没有被收治的发热患者信息,通过报道或者内参上报给中央指导组,帮助很多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践行“四力”守正创新 磨练优良职业素养

  在抗疫最前线,新闻工作者们记录下无数个惊心动魄的现场,采写出一大批感人肺腑的报道,用手中的笔、镜头和话筒生动真实地反映了一线医务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基层干部冲锋在前的工作状态,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起到了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作用。

  他们扎根基层、深入一线,用实际行动印证只有抵达现场才能抵达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