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20-10-11 00:52 的文章

2011重庆高考状元记者书记扶贫记|马家洼村民,第一次在家门口打工挣了钱

原标题:记者书记扶贫记 | 马家洼村民,第一次在家门口打工挣了钱

  西海都市报社张卫平:

  为了几代人的期盼

  “记者书记”档案

  张卫平,青海日报社西海都市报记者,2001年开始担任记者从事新闻采编工作,2005至2018年,先后任西海都市报驻海西、海东、海北记者站站长、西海都市报新闻中心副主任职务;2018年4月,青海省选派第二批党员干部驻村,他欣然赴任,到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中岭乡马家洼村任第一书记至今,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中。

  时光转瞬,离开甘肃老家的农村生活竟已二十余载。儿时童乐、长者的爱抚或骂责,朴实的乡亲、村后的泽地、小小的杏园,俱成今日至亲至切的记忆与牵挂。人到中年,自知那便是涂抹不去的淡淡乡愁。

  2018年4月,我被通知接替上一任第一书记的工作,到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中岭乡马家洼村驻村扶贫。这次下乡,让我再次与久别的农村生活握手。两年多来,个中感受五味杂陈。

  干旱山区,靠天吃饭,自然禀赋差是中岭乡的真实写照。马家洼村常住人口只有二十多户,其中15户易地搬迁到县城七里店。村里大部分人从事劳务输出,由于缺水,贫瘠的土地上群众增收困难,务工成为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十几年前,我曾被单位派到中岭乡宣讲过中央一号文件。这次进村第一天起,处处忙碌的身影、朴实的群众、熟悉的农村气味……一切都那么亲切自然。

  收拾床铺,把简单的生活用品搬进宿舍,就算在这里暂时安了“家”。

  张卫平在宿舍检查整理贫困户医疗养老缴纳发票档案资料。

  因为有小时候在农村生活和这些年跑外采访的经历,我料想应当能最快适应农村生活。然而第一个遇到的生活难题就“撂倒”了我。

  我的老家农村,上世纪九十年代自来水就已经入户,而中岭乡群众多年来四季都在吃窖水。村民们适应,可我的肠胃不争气,做饭烧水,喝了窖水就跑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每次上山,我都备一桶够一周用的自来水,虽然麻烦些,但很快扭转了“尴尬”局面。自来水入户,一直是几代中岭人的期盼!

  出乐都县城,顺着坡陡弯急的山路一直向北20公里,就到了中岭乡所在地。这条山路,蜿蜒崎岖,坑洼不平,20公里开车要走一个小时。一个多月后的一天上山途中,同车下乡的同事小赵突然说感觉车有异样。停车检查,车辆方向悬挂臂生生颠断,一只方向轮快要掉了,车里的同事吓出一身冷汗,幸好发现及时,否则后果难以想象。有条通往县城的好路,也是几代中岭乡亲的期盼!

  这条路,据说当时已经施工了3年之久,不知是何原因,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青海日报社驻村工作队将这一问题向乐都区主管领导反映,中岭乡党委和乡政府积极协调沟通, 2018年和2019年,通乡柏油公路和自来水入户等基础设施问题得到解决。

  驻村工作队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做好精准扶贫,然而,这项工作的复杂性超出我当初的预想。

  张卫平(右一)和帮扶干部走访贫困户。

  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打工,除了农忙时节,平时很少回家。山上留守老人和儿童居多,全村千亩旱地,全部以种植抗旱的马铃薯为主,还有部分土地被撂荒。

  驻村工作队和村支部、村委会多次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研究探讨马家洼村今后的发展之路,并先后赴多地考察学习。

  西海都市报社党支部、驻村工作队和村支部、村委会积极引导广大党员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研究确定了立足现有条件,紧紧依托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扶贫工作模式,流转土地,走土地集约化经营的发展路子。同时,借助帮扶单位青海日报社的宣传平台优势,打造中岭“65”洋芋品牌。

  马家洼村召开精准扶贫会议。

  2018年底,村里由两名党员牵头的海东市腾马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马家洼村由此走出了土地集约化经营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