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20-08-14 09:06 的文章

绿果网陈铎怀念沈力:为您服务一辈子观众难忘夕阳红

原标题:为您服务一辈子 观众难忘夕阳红

  沈力在录制节目

  沈力的“工作服”很多是同事陆德芬亲手制作的

  本文作者陈铎手写原稿

  沈力、陈铎工作照

  1990年,“开拓杯”特别金奖颁奖典礼,右一为沈力,左二为陈铎

  2006年,中国电视主持人盛典,沈力为陈铎颁奖

  几年前,我们夫妇多次打电话想约他们老两口,可座机只响铃无人接。不在家,是出去活动了吧?我们知道,沈力和老伴是爱活动的,他们二位对生活、工作和学习,从来都是持积极态度的,他俩根本不像是有把子年纪的人。打手机,不是关机就是没人接,哦,估计准是在忙着,或是比翼在外参加各种活动呢!

  2016年9月11日下午,她小儿子楠楠来电话时才知道,原来老沈摔了一跤,很严重,是股骨颈粉碎性骨折,无法手术,可能还有血栓、水肿……已卧床五个月……很快,我们夫妇赶到魏公村去看望老沈,是保姆开的门。这门一打开,勾起了我联翩思绪。

  她播出任何稿子,都让人感到是面对面在聊天那样亲切

  中国电视是1958年5月开始试播,当然都是直播,因为那时还没有录像技术和设备。当时,由中央广播电视实验剧团为主力,担负起大部分电视节目的组织、生产、播出等。每天北京时间19点整,全是由剧团的笪远怀、高方正、冯英杰、宋亚芬、余琳、赵丽平、李燕、李晓兰等人轮流值播,虽然无可借鉴,确也积累了经验,有了教训。

  9月初,电视台正式开播。沈力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部培训实习之后,回到电视台正式上岗,开始播音。老沈是中国第一个正式的电视播音员,那时电视还是个陌生的新兴事物,广播的特点可以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而电视,既能看到人,又能听到声音,就感觉和观众的距离特别近。

  我是1958年9月1日报到,迈进广播电视大门成为广播电视剧团一员的。我们剧团被分在新建成的广播大厦八、九两层楼上班,中央广电系统的主控机房是在我们上一层的十层,而电视的办公、直播、演出是在大厦西小院四层,一间约二三十平方米封闭了窗户的屋子里播出,每次播出都是直播。数千瓦各种灯光打开后,屋内温度很高,没有空调,不能开电扇(有噪音),没有提示器……每晚就是在如此条件下,沈力以死记硬背的方式直播稿件。

  她每次出镜的特色就是朴素大方,很亲切自然,不忸怩不做作。对一些重要、有分量的文章或者是慷慨激昂的稿子,她都会以一种严肃庄重的表情,甚至循循善诱的语气面对镜头告诉你,激发你的共鸣,而不是扯着嗓子嚷嚷着强加于人。那时电视节目宣传性很强,她即便是在播报严肃新闻的时候,也可以让人觉得她说得对,说得有道理,就有可能如沐春风般自然地接受她的讲述。这样亲切,无论是播大文章或者是日常节目,都会让观众觉得离自己不远,愿意看到她听她跟你说。

  老沈走了,我觉得首先要对她奉献毕生的事业和成就有一个定格。

  她有耐力、毅力,有很好的记忆力、适应能力与亲和力;她认真、勤奋、努力;她创立了中国电视播音端庄、文雅、秀丽、大方、亲切、真诚、娓娓道来的形象,她也是中国知识妇女温柔、贤惠、热情的典型形象。她,一直是观众的好朋友、好老师、家人般的好大姐。

  她不会问那些片汤话,肯定是做好了功课的

  电视新闻的播法和广播新闻的播法还有一些不一样,广播新闻只要是口齿清楚,语言表达准确,包括标点符号、段落停顿、情感的表情达意到位,在广播方面就可以达标了。而对于电视来说,观众不光是听到你的声音、接受你的表达,还能看到你的形象,你的发型、着装,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态度,坐和站的姿态,举手投足……大家都会用某种标准去衡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