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20-06-04 09:04 的文章

蔡依林的qq号《航拍中国》第三季:重构视觉奇观再访诗意中国

原标题:《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重构视觉奇观 再访诗意中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大型航拍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以下简称《航拍中国》第三季)播出后,引发社会热烈反响。跟随航拍镜头,人们再一次飞越中国的天空,像鸟儿一样俯瞰大地,撷取着最动人心魄的景象,探寻到更高远阔达的意境。

开启天际遨游的“云旅行”

与前两季相比,《航拍中国》第三季是目前体量最大的一季,选材取自云南、安徽、贵州、山东、天津、山西、吉林、湖南、河北、宁夏10个省(区、市),遍及中国东西南北。在纪录片镜头下,各地的风光之美、人文之魅都被最饱满地呈现于荧屏之上。

《航拍中国》第三季继续延续了全程航拍的视角,带领观众在高空俯瞰,飞越大地还是不变的影像基调。拍摄至第三季,摄制组在拍摄之初就面临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如何避免观众对航拍视角的审美疲劳。对此,该片总制片人、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向东介绍说,首先考虑到的是对不同飞行器的组合运用,载人直升机、大型无人机、微型穿梭机、氦气球……都在这一季大展身手。因为不同的飞行器本身视觉效果迥异,而对飞行时间和运动路径的不同把握,更会给观众带来完全不同的视觉观感。可以说,主体环绕、垂直视角、低空飞行等镜头都出现在这一季,影像更加立体丰满、更具视觉冲击力。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人们大多选择居家防疫,全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空前高涨,观众们对《航拍中国》第三季也翘首以待。疫情束缚住了人们的脚步,但不能减少对诗与远方的无限憧憬,而这份憧憬也终于可以在《航拍中国》的“云旅行”中寻到慰藉和满足。

俯瞰中华大地锦绣风光

纪录片的生命力不仅在于镜头,更在于镜头下的故事和立意。正如李向东所说,《航拍中国》不只是一部大美中国的风光片,更是一部关于国土的影像史诗,它从空中观看辽阔的国土,以自然地理牵动人文历史,尽展中华大地的锦绣风光,这才是《航拍中国》的生命力所在。

一般而言,纪录片的叙事大多以时间为线索,而《航拍中国》由于是从一地到另一地的按空间节点叙事,因此呈现出鲜明的碎片化叙事特点,这就很容易陷入前后断裂、时空倒错的叙事困境中。

面对怎样讲好主题故事的叙事挑战,《航拍中国》第三季也早早备下了过墙梯。在创作之初,主创团队就通过前期调研荟萃了一个基本资料库,然后将具有某些共性的地点和内容安排在一起,形成整体感。第一是根据某种共性的地理气候特征,组成一个特色鲜明的矩阵,如《云南篇》中的横断山脉旅程;第二是依靠河流、道路、地理分界线等特殊线条的牵引,如《宁夏篇》以黄河为线索展开的讲述;第三是规定文化积淀、历史养成等主题,例如将丽江古城、大理放到一起。通过线路的厘清和归纳,既帮助观众在杂花生树的众多点位中找到认知的脉络,也让每个省的特色通过这样的集中和叠加得以清晰和强化。

聆听人与时代的协奏曲

纪录片是民族和国家的记忆相册,承载着记录时代变迁、启迪世人思考的功能。《航拍中国》通过航拍这一视角记录中国的历史人文和自然地理,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在记录过程中,《航拍中国》第三季有意识地运用叙事的手法,讲述着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比如在《宁夏篇》中,曾经荒无人烟的大漠,如今建起了沙漠奶牛场、云光伏发电场等现代化设施,昔日的黄沙竟焕发出蓬勃生机,成为新时代的宁夏名片。这种前后对比和影像建构,将人们带入历史与当下的对比审视中,让观众立足当下中国,反思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而思考中国将来的发展之路。

该片还将人文关怀融入纪录片的主题中,脱贫攻坚、生态文明、科技发展这些人与时代的故事在片中俯拾皆是,这就在客观记录的同时透射出以人为本的意识,不仅呈现出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生活图景,也使得该片有了与时代同行的更深层寓意。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手机人民网人民视频客户端下载人民智云客户端下载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人民智作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