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20-05-30 00:27 的文章

[觅血者斯基尔]从广播电视直播到移动互联直播无远弗届的梦想成真

原标题:直播 无远弗届的梦想成真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上古时代的人如果看到今天的直播,一定会以为自己遇见了神仙。信息交流是形成人类社会共同体的黏合剂,要想克服空间距离带来的信息阻碍,只有两种方法:或者翻山越岭,亲眼目睹、亲耳求证;或者通过各种传播工具获取资讯,进行交流。人类从口口相传到以文字传递,花了上万年;从手抄本传阅到印刷传播,花了上千年。而从瞬时传播进入信息大爆炸时代,人类只用了一百多年——其中出现的广播直播、电视直播以及移动互联网直播,就是这个信息大爆炸最精彩的一片烟火。

广播直播

“声”临其境

时效性,是来自远方信息的最宝贵价值。要想达到同时同步了解的程度,就得有能搭载信息的更快传播工具。电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公里,如果信息能搭上电的“翅膀”,瞬时传播就不再是人类的梦想。

1844年5月的华盛顿,美国人萨缪尔·莫尔斯用自制的电报机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条电报信息。这条信息经由美国国会赞助的电报线路,从华盛顿出发,即时到达巴尔的摩。

仅仅过了三十年,一句“过来,华生,我有事找你”的语音在贝尔的电话机上转为电脉冲,再在电磁端转为人类语音,由此也实现了声音的即时传递。

但无论是电报还是电话,都需要克服地形、跨越山岭铺设昂贵的电报和电话线路,远距离的“直播”惜字如金,多用于通报列车即将到站、前线战况等重要信息。如何摆脱电线的束缚成了下一个任务。二十年后,无线电信息传输时代到来了。

首先是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麦克斯韦在1864年提出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预言未来有一天人们可以不借助电线,光速发送电子信号。1888年,德国科学家赫兹用自己的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理论。

1896年,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将理论变成了现实,用无线电传输了摩斯电码。虽然传输距离只有短短250米,但证实了电磁波完全可以搭载信息进行跨越空间的传播。就在第二年,意大利年轻人伽利尔摩·马可尼就通过改进的无线电传送和接收设备,让无线电波在布里斯托尔海峡成功传播了14公里。随后的第三年,英国的一次游艇比赛拉开序幕,观众坐席位于岸上,比赛终点设置为离岸32公里的海面,而在终点处早已布置好一艘船,受托于《都柏林快报》担任信息员的马可尼就等在那里,用无线电报机向岸边观众实时通报比赛结果——这可以看作人类历史上第一场“赛事直播”。

1920年6月15日,一场以梅尔芭太太主演的“无线电-电话”音乐会在英国举办,因为马可尼公司的现场广播,同时听到这场音乐会美妙旋律的除了现场观众,还有远在巴黎、意大利、挪威,甚至希腊的收音机前的听众。之后的十多年是广播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黄金时期,1923年,中国境内有了第一座广播电台。

声音直播具有极强的渲染力,能够带动听众情绪、激起共鸣。从经济危机到二战,美国总统罗斯福一共通过公共广播发表了三次“炉边谈话”。奥斯卡金像奖影片《国王的演讲》里,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在克服了口吃的障碍以后,通过广播直播了五分钟的演讲词,鼓舞民众坚持抗战。

电视直播

“现在请看”

电视的发明还是得从无线电波说起。既然电磁波能搭载声音,是否可以更进一步搭载图像进行同步传输?大胆的假设很快被世界众多科学家和工程师投入试验,20岁的英国青年约翰·洛奇·贝尔德也是其中一员。贝尔德的电视机原理是把要发送的场景分成无数明暗度不同的小点,以电信号的形式发送出去,再在接收端重现出来。1925年10月的一次实验中,贝尔德在机器接收器里看到一张玩偶的脸——那是他放在另一个房间用来测试图像传递的玩偶。电视就此诞生了,贝尔德被人们称作“电视之父”。

1936年8月30日,在伦敦市广播电视博览会上,参观者们意外“走进”了同时举办的女歌手海伦的歌舞音乐会“现场”,但海伦表演的实际场地在与博览会相隔甚远的伦敦郊区亚历山大宫。女歌手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通过电视屏幕同时传播到另一个空间,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电视直播。如果不是五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电视超越广播影响力的时间点还会提前。二战后各国开始经济重建,电视生产与传播行业也被重拾,很快成为需求旺盛的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

今天除了少数以直播为特色的节目频道,大部分电视台栏目都采用录播剪辑,但在电视行业的最开始,因为录像机还未被发明出来,能看到的电视节目都是直播——要么是用切换传送法进行现场直播,要么就是利用电影摄影机对准电视接收机屏幕,翻拍电影影像。1947年,美国《会见新闻界》(Meet the Press)节目采用的播放手段就是前者,以开记者招待会的形式将政要、军人、专家学者等邀请到镜头前,就民众所关心的问题发表看法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