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本foganglao地百病不如一防《两会夜话》开启健康话题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大考,更是一场“硬仗”。在这场大考中,人民网多位记者冲在一线,用纸笔与镜头记录战“疫”故事与暖心场景。作为党网,人民网不止于报道,人民网人民健康在疫情期间搭建平台征集全国新冠肺炎求助者信息,上万条救助信息被及时反馈至有关部门。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后,党和政府一开始就鲜明地提出要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说,“无论年龄再大、病情再重我们都绝不放弃。”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个人如何保持健康,“百病不如一防”值得重视。
《两会夜话》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APP、人民视频APP、人民健康APP、人民好医生APP及多家视频平台上线播出
5月26日,人民网《两会夜话》第二期节目《我的健康我做主》中,人民网总编辑罗华、人民网青年记者朱一梵与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会长郭渝成,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办公室主任卢清君,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悦悦,一同探讨了健康、养老、互联网医疗等话题。
90后入“养生局” 了解健康强化自身“防护铠甲”
说到“百病不如一防”,身为“80后”的人民网青年记者朱一梵感受强烈。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垂直针对老年人的养生节目,现在逐渐受到了年轻人的关注。生活中时不时约起来的“养生局”,也让“80后”“90后”互相提醒注意健康细节。人民网总编辑罗华感叹道,不仅是年轻人,全国人民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特别是疫情之后,对个人健康管理也越来越关注。
“广场舞顶流”,北京广播电视台《养生堂》主持人悦悦加入对话。
“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健康节目是给爷爷奶奶看的。但是后来发现年轻人的保温杯里泡枸杞,他们平时越来越注重养生,越来越注重保养自己。”做了11年养生节目的悦悦表示,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的健康素养也在不断提升。
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悦悦做客《两会夜话》演播室
“我们在对新冠肺炎做科普时,很多人会问‘我有基础疾病,是不是比别人更容易感染?’‘我作为一个什么什么疾病的患者,该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等非常理性的问题,而不像以前单纯问吃什么能够不感染这种病毒。”
对此,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会长郭渝成表示认同:“在疫情期间,应该说全民健康教育的普及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康至上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会长郭渝成连线《两会夜话》演播室
谈到个人健康管理,郭渝成表示,“一是树立爱健康就是爱国家的理念,只有搞好自己的健康,国家才有发展动力,民族才能兴旺;二是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牢记健康的钥匙在自己手里;三是要主动学习并宣传健康知识,增强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养;四是要努力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作为生活的新风尚,时刻维护健康的社会氛围;五是保持健康心态,特别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六是每个人必须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好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这个非常重要。”罗华说,“《黄帝内经》里讲‘上工治未病’,其实就是推崇预防和加强个人健康管理的思想和理念。”
未“老”绸缪 “医养结合”是老有所养的有效方式
近年来,卫生健康一直是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其中的养老话题也备受关注。“老了之后如果没有孩子,生病了谁带我去看?老了之后如果家里没有人,我摔倒了怎么办?”悦悦表示有时会被这些问题困扰。
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面对中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解决好养老问题,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幸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信心。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加入对话。
关于养老服务体系,孙洁介绍说:“中国的养老服务体系格局基本上已经确立,被称为‘9064’或‘9073’。‘90’就是90%的人选择居家养老,6%和7%选择社区养老,3%或4%选择机构养老。”“中国人的传统生活习惯,导致中国的老年人非常愿意在家。居家养老,如果放开来讲是基于社区的一种居家养老。现在各地养老服务体系中,有大量服务是社区提供的护理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连线《两会夜话》演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