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20-05-28 00:42 的文章

网游之皇权之下中国交通报社:用先行号讲好交通先行

原标题:中国交通报社:用“先行号”讲好“交通先行”

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脱贫攻坚,交通运输是“先行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交通报社推出“先行号”两会特别报道,利用报纸、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媒体组合优势,设置《两会关注》《两会观察》《两会连线》《聚焦提案议案》《两会明信片·点赞大交通》《会·声》等栏目,坚持专业视角,讲好交通先行故事,传递两会好声音。

聚焦民生更有生活气息

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就是民生。

全国人代会开幕当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在新华社播发的2000字消息稿中,“人民”出现28次。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派发”出许多民生大礼包,都与“路人甲路人乙”息息相关。

“中国交通报社此次两会特别策划,除了传统的宏观经济关注之外,特地把视角聚焦在具体的可以感知的个人身上,从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出发,去寻找选题。”中国交通报社编委林芬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道出了他们对这次两会报道的不同之处。

她举例说,记者在采访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何建中时,就从近期船员换班难的话题切入,引出保护船员权益、筑牢航运强国海洋强国基础工程的提案。其背景是,4月1日至5月18日,我国境内港口中国籍船员换班上下船均超过1万人,疫情防控期间,一些船员从五洲四海向《中国交通报》热线发来换班的求助信息,这1万人换班的背后就是1万个家庭的悲欢离合。

再如,《全国政协委员施卫东:给孩子装一条会发光的斑马线》报道,基于2018年我国共发生少年儿童伤亡交通事故2万余起的情况,更是提出了“孩子们的上学路安全吗”的沉重话题,引导受众思考“一条能发光的智能斑马线,可以减少很多人间悲剧”。

据林芬介绍,两会期间,《中国交通报》紧盯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时间”,聚焦总书记重要讲话,迅速回访代表委员,联动地方记者站,继续深度报道人大代表还原与总书记“面对面”、人大代表从总书记的“老照片”说起、“悬崖村”让总书记揪着的心稍微松了一些等具有交通特色的选题,贴近基层一线,鼓舞行业士气。

《中国交通报》还邀请了代表委员围绕“疫情防控勇担当”“全面小康先行官”等话题建言献策。这些选题都紧扣民生实事,在总书记的牵挂中,在“路人甲路人乙”的期待里。

选题视野更具前瞻思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但是只要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中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对于交通运输行业也是如此,疫情让一些问题提前暴露,一些新事物提前到来,应当主动化危为机,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林芬说,此次两会,《中国交通报》还重点关注了加强新基建等“两新一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智慧轨道交通,修建赣粤运河沟通长江、珠江,向北开放呼唤更强的集疏运体系,让“路为车”转向“路为人”,市域铁路与干线、城际铁路连乘让一列车“跑到底”,如何发挥港珠澳大桥双效益,“聪明的车”驶上“智能的路”,应用视频数据技术与人脸识别实现乘客分类安检等。

例如,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罗佳明关注的“金通工程”,就是对村村通客车之后的前瞻思考。今年6月底前四川全省具备条件的4215个乡镇、44830个建制村通客车,但是绝大多数通客车的标准还很低。四川省愿意作为试验田,为全国乡村客运标准化建设提供“四川方案”。

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代表委员等有识之士思考着、谋划着,中国交通报社的报道则营造交通强国不是封闭“小圈子”而是开放“大舞台”的良好氛围。

融合创新超越时空限制

今年两会会期短、时间紧,新闻采访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网络、视频、书面等无接触、远程方式成了主要手段。报道注重创新方式,有话说的代表委员与记者“隔屏”对话,通过声、音、画、文的全方位展现,与受众的距离更近了。

林芬介绍,《中国交通报》策划了视频报道《两会连线》,采访了王煜、钟章队等代表委员。其中,《王煜委员:将民营企业纳入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视频报道,微博推出当天的阅读量就超10万。《中国交通报》、中国交通新闻网、交通强国客户端、微博、微信等融媒体传播,实现传播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