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20-05-20 10:41 的文章

毒药女流氓为天使造像:4.2万张肖像照记录下4.2万次感动

原标题:4.2万张肖像照记录下4.2万次感动

  中国摄协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拍摄的援鄂医护工作者肖像。

  4月25日,中国摄协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凯旋,他们告别了奋战66天的武汉,踏上回北京的列车。季春红摄

  最新出版的《百名摄影师聚焦COVID-19》画册封面,是一幅刚刚摘下口罩的援鄂医护工作者肖像。照片中,被口罩勒出的深深印痕和白衣天使坚毅的目光,令人久久凝视。

  这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李舸带领团队,为全体援鄂医护工作者拍摄的4.2万余幅肖像之一。这项主题为“为天使造像”的摄影工程,用镜头向逆行者致敬,更为历史留下一份珍贵的影像档案。而在李舸看来,“这不仅仅是4.2万多幅肖像,也是4.2万多个故事,更是4.2万多次感动。”

  为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出发

  2月20日,正值战疫的攻坚阶段。当晚,李舸带领中国摄影家协会的4人小分队,抵达了武汉。他们此行,是为了完成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在一天前,李舸刚刚接到中央指导组宣传组的任务,给驰援湖北的医护工作者每人拍摄一幅肖像照。

  “我早就做好去武汉的准备了。”一个月前,李舸就已经向报社请战了,但他没想到,自己真正抵汉时肩负了双重任务,既要做好一线的采访工作,还要组织摄影力量,完成“为天使造像”这一意义重大的肖像摄影工程。“当时,援鄂的医护人员是3.3万人,后来陆续增加到4.2万人。这样一个任务,所有人都感觉不可能完成,只能是各尽所能,能拍多少算多少。”

  抵汉当晚,他们迅速与湖北摄影家协会对接,又动员了在湖北采访的多家中央和地方媒体的摄影记者,加上前来支援的河南摄影小分队,很快组成了一支60多人的摄影团队。“至今,这些人没有一个跟我们谈回报或者补助,都是义务的。”谈到这支特殊的队伍,李舸很是感慨,“在武汉,唯一有自由活动特权的,就是摄影记者。”

  李舸给团队定了两条基本的工作底线,一是不能因为拍摄干扰医护人员的正常治疗工作,二是绝对不能影响医护人员的安全和休息。“因为拍照的瞬间是要摘口罩的,有不可预知的风险,所以即使在所谓的清洁区,也要尽量缩短拍照时间。”医护人员从病房交班出来后,吃饭前的空当,或是进入淋浴间的前一刻,就是宝贵的拍摄时间。“有时好几个医疗队可能在同一时间下班,时间控制就得很严。”李舸计算过,每人大概只有一分钟左右的拍摄时间,真正摘下口罩拍摄时可能只有几秒钟。

  刚开始的几天,摄影队一天要在医院里工作12个小时,防护用品只有口罩。“我当时特别担心,每天晚上睡不着觉,如果队员感染了,不光对他们的家人没法交代,对被拍摄的医护人员来说也是一种风险。”后来,经过协调,摄影队得到允许进入医护人员驻地拍摄。“这时拍摄进度就快了,基本上一个摄影师一天就可以拍一支医疗队,大概100多人。”

  拍下了医患关系最理想的样子

  在1998年抗洪抢险、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一线,都曾有李舸忙碌采访的身影。但这一次初到武汉,他仍感到“非常恐慌”。“那时候北京也买不着口罩,酒精也带不上高铁,整个气氛非常紧张。到了武汉还是冬天,没有暖气,又不允许开空调,有的摄影师睡觉的时候,连衣服都不敢脱,也不敢洗澡,每个人都很恐惧。”慢慢地,随着拍摄进度逐渐明朗,防护装备补充齐备,这种恐慌感才逐渐消失。

  17年前,李舸就主动请缨,进到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非典重症病房待了十几天。这一次,他的感受又大有不同。“那时候没有移动互联网,信息传递非常困难。而现在一部手机就能直播,很多患者本身就是一个自媒体。尤其是在病房里没有家人的陪伴,这部手机就相当于新冠疫情的特效药,对安抚患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李舸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医护人员都和患者加了微信,下班之后就利用休息时间,与患者及时沟通病情,有时一通电话就是几十分钟,也起到了心理医生的作用。而患者则拍下了很多医护人员在病房里的工作照,记录他们心目中的白衣天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