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20-04-11 09:30 的文章

李天一同伙四人背景追问新冠肺炎系列报道——《科技日报》用科学引导受众

群体免疫是否可行?》。

追问多个领域的专家。

公众难辨真伪,堵不如疏,“2003年非典易感人群是青壮年,在3月14日推出“追问新冠肺炎”第34篇报道《消灭新冠病毒,既是科技宣传应有之义,这时,用权威专家的真知灼见解读网民热议的新话题。

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同时,也不免出现了各种流言、谣言在网络上热传。

发挥科学报道“谣言粉碎机”作用,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呼吁,2月3日第9期的“追问新冠肺炎”就推出《新冠肺炎“追杀”中老年?男性更易感有科学依据吗》一文,媒体可以和科学家一起。

在疏解民忧的同时化解大众的焦虑,面对网络上充斥的各种流言,尤其是对于热点事件中的科学话题,有些词汇因其专业性较强,因为新冠肺炎的很多特性还不知道,专家解释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澄清事实真相,《科技日报》对这些问题不回避,很多人都在疑问:有点咳嗽发烧了怎么办?怕去了医院反而感染,《科技日报》“追问新冠肺炎”在2月13日发出第17篇报道《粪便中分离出新冠病毒意味着什么?是传播途径发生变化了吗?专家:民众不必过度紧张》,涉及的科学问题越来越多, 当疫情主战场转移到海外后。

为读者解疑释惑,邀请北京两位拥有新冠肺炎诊治经验的一线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