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19-11-08 06:29 的文章

专b学校古装剧中的礼文化表达及其传播价值探析

【摘要】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古装剧是传播礼文化的重要载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正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该剧从外化的礼仪礼俗和内化的礼义精神两个层面,将抽象的礼文化转化为真实可感的影像进行传播。在礼文化遭遇传播困境的今天,优秀的古装剧在加强礼文化的现代性转化、激发观众对礼文化的认同、强化礼文化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传播价值。古装剧应该承担起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成为传播礼文化的有力媒介。

【关键词】古装剧;礼文化;影视;传播;传统文化

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礼最初是被用来分等级、序人伦的手段。经过数千年的演化,礼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人们自觉地习礼、知礼、行礼,按照礼的标准来为人处世。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彭林先生认为,狭义的礼是指一种合于道德要求的行为规范;广义的礼包括合于道德要求的治国理念和典章制度,以及切于民生日用的交往方式等。[1]邹昌林先生认为狭义的礼主要是约定俗成的仪轨活动方式;广义的礼则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2]杨志刚先生认为“礼”是以礼治为核心,有礼仪、礼制、礼器、礼乐、礼教、礼学诸方面的内容融会而成的一个文化丛林。[3]

但是,在社会大变革、媒介大变迁的时代,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礼文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4]礼文化甚至被误解为落后保守的代名词,与中国人的生活渐行渐远。因缺乏礼貌引起冲突的事件不仅在国内有很多,国外“不欢迎粗鲁无礼的中国游客”的新闻也屡见不鲜。泱泱礼仪大国竟然在最基础的礼仪上出了问题,凸显出现如今礼文化的缺位以及传播礼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弘扬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要求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综合运用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各类载体,融通多媒体资源,创新表达方式,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影视作品作为文化的载体,应该担负起传播礼文化的重要使命。

一、古装剧的礼文化传播现状

梁漱溟先生说过:“抽象的道理,远不如具体的礼乐。具体的礼乐,直接作用于气血,人的心理情志随之顿然变化与不觉,而理性悠然生前,其效用最大最神。”[5]传统的礼文化观念由于年代久远,缺乏现实社会的生存基础,不易被大众接受和运用。影视剧作为一种视听艺术传播形式,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尤其是古装电视剧以历史为场景,能够将抽象的礼文化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视听语言,直接作用于观众,可以说是传播礼文化的有力媒介。

古装剧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虽然“限古令”使得其受到限制,但仍然表现不俗。《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在2018年生产并获得发行许可证的323部电视剧中,古装题材的电视剧数量位居第三(占比14.55%)。尤其从电视剧的网络播放量来看,古装剧占比超过一半(54%)。然而古装剧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古装剧以商业性和娱乐性为主要价值追求,并未承担起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存在的问题总结来讲一是穿越剧、玄幻剧盛行,架空历史,缺乏内涵;二是宫斗剧风行,渲染钩心斗角的风气、传播阴谋算计的错误价值观;三是清宫剧扎堆,同样题材过度翻拍,毫无创意,同质化严重;四是制作粗浅,漏洞百出,只是披着历史的“外衣”,实际上毫无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古装剧中也不乏不错的作品,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本文简称为《知否》)可以说是对礼文化传播较为成功的一部,该剧一经播出便获得超高关注,截至2019年2月28日,CSM55城省级卫视黄金档稳居第一,收视率破一。爱奇艺指数单日突破8000热度,位居热播剧榜首。不同于往常的钩心斗角的宫廷剧,该剧取材于一个北宋五品官盛紘的家事,讲述了中国古代社会官宦家族的生活日常。它不仅展现了一幅中国古代家族景观图,还把北宋世俗民情、文人雅趣囊括其中。

家庭是礼文化落地生根的最好场域,《知否》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将礼文化在家庭生活中铺展开来,把看似遥不可及的礼文化变得触手可及。《人民日报》就给予《知否》极大的肯定,称“小到家族亲眷相互问安时的称谓差异,大到婚丧嫁娶的礼仪规范,都让这部剧堪称一堂生动的中国传统文化普及课”。

二、古装剧中礼文化的影像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