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19-11-03 05:03 的文章

日照大众论谈新闻人的底色——写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九十华诞之际

原标题:新闻人的底色

  1943年,重庆北碚。转战“陪都”的复旦校舍里,几十名新闻系师生正聚在一起讨论一件事——系训。

  教授王一之提出“打成一片”。纷纷说好。通俗易懂,新鲜生动。而且,“新闻记者确实应该和人民站在一起”。

  但陈望道不响。眼看就要举手表决,这位《共产党宣言》的译者、语言学家、新闻系主任、“复新通讯社”的社长说了4个字:“好学力行”。

  他显然想起了《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或许也想起了自己的前人谢六逸。1929年,复旦新闻系的创始系主任亲自拟定了《复旦大学新闻系简章》:“示以正确之文艺观念,复导以新闻编辑之规则,庶几润泽报章,指导社会,言而有文,行而能远。”

  好学力行。话语一出,全场安静下来,好像突然间有所醒悟——学以致用,求真务实,更是新闻本质。

  从那时起,直至今天,复旦大学新闻系搬了不下5次家,换过12位“掌门人”,发出了上万张毕业证书,建制从“系”变成了“学院”。这是全国首开“部校共建”先河的新闻院校,亦是少有的将本科生先往外系“赶”,接受了跨专业教育再回来学新闻的新闻院校……

  2019年秋天,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迎来90周年院庆。当年“润泽报章,指导社会”的办系理想,历经时代变迁,亦不断有新内涵注入。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现任院长米博华说,今天的“复旦新闻”,目标是“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领跑者,建设具有一流质量和一流影响力的国际知名新闻传播学院。”

  就和“新闻”这个东西一样,新闻系的方方面面,变动不居,每天都是新的。

  但变动中,依然有始终未变的气质,有始终高悬的系铭——“好学力行”。

  这是中国最知名新闻学府的精神密码。

  1

  “7713”班级群,系友朱大建一遍遍发着90周年院史文物展向系友征集文物的征询。

  77是入学的年份,13指代新闻系。这是高考恢复后招收的第一批四年制新闻学专业本科生,共59人,年纪最大与最小者相差15岁。此时,院庆已经近在咫尺,征集似无斩获。

  “院里对7713的文物寄予厚望。本人惭愧,一件也找不到。”9月21日,朱大建在群里写道。

  之前始终没响的罗际明,反复斟酌,发出了这样一段文字:“这次征集文物,我推荐我们4位同学(陈明贵、罗晓岗、李北海和我)合作的毕业论文及原始调查资料。前些日子,我受另三位同学之托联系学院领导,想当面谈谈此事……”

  这份有些特别的“毕业论文”,在院史上是留下一笔的。1981年下半年,大学四年的最后一个学期,行将毕业的4人萌生了调查探讨“记者成才之路”的想法,便从全国筛选了当时颇有名气的100位记者,包括范敬宜、郭超人、阎吾、南振中、周瑞金、金凤等,寄去了特别设计的调查问卷;又在上海选了新闻界前辈赵超构、徐铸成、陈虞孙、陆诒、王中、王维、马达等等,登门采访。

  忙了几个月,最终形成一本51000字的调查报告《记者成才之路初探》。流传的故事版本是,当年的新闻系主任王中教授读后极为欣赏,决定免了四人的毕业论文。近40年后,罗际明对记者解释,“并不是免了论文,而是特批调查报告作为我们4人的毕业论文。”

  他一度并不觉得这是件多大的事,也就迟迟未对“文物展”的征集令作出反应。在他眼里,这份没有硬性要求、纯粹自发完成的报告,原本算不上是什么“文物”——在那个年代,这分明是一种常态。

  那是一个对“名记者”有浓重情结的时代,体现在新闻学子身上,既是“探”名记者的“路”,更在自身的模仿和尝试。罗际明的同班同学们曾拿出过多个引起反响的学生作品。

  他们的学弟、学妹,则办过风靡复旦园的油印小报。再后来,复旦的校园媒体成规模出现,其中半壁江山来自新闻学院;再后来的学生们,做起了纪录片、微信公号、短视频……几天前,一群“95后”学生送给新闻学院的院庆礼物,是一份完全原创的《数读新院ers》。从数十年的数据资料里,他们发现了复旦新闻学院重名率最高的名字、毕业生最喜欢的去向,还有最常出现在复旦新闻学子名字中的字。

  能做这些,首先得益于课堂内的日常训练。2014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全国新闻院校中第一个开出了数据新闻与可视化课程,并很快将其明确为本科生必修课。学生们必须学会挖掘、清洗、分析数据,也要会写一些代码。而在报纸的鼎盛时期,新闻系本科生必修课《新闻编辑》的期末考试,就是做一份报纸——从选题挖掘,到采写稿件、拍摄图片,到编排版面直至付印,所有环节均由学生一手包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