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19-11-02 21:46 的文章

九天玄侠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部校共建,激活一池春水

原标题:部校共建,激活一池春水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生合影。资料图片

  一群师生踏上“复兴号”高铁,在车厢讲授以“学思践悟‘真理的味道’”为主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从党的诞生地上海到浙江义乌,走进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的柴房……这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课堂。

  一门《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课程,却不安于只是“专业课”,课程团队“走出去”,面向全校和业界授课,启动受众调查机制,运用新闻热点评析机制,激发学生对新闻事件的热情,同时灵活课程考评,促进学生论辩驳难……这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课堂。这门课不仅是新闻学院本科生的必修课,还成为学校通识教育平台上的热门课,选修人数一直在全国同类课程中居领先地位。

  今年90岁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时至今日,依然保持着蓬勃的青春活力。近十多年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全国率先实践部校共建模式,扎实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加强课程建设、注重人才培养、优化实践基地、加强资政研究以及联通媒体业界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如今,这一模式已在全国范围推广。

  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研究“求增量”

  2001年12月,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签署合作协议,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此举在国内首开先河。带来的最直接改变,就是新闻学院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共建,打破了学界、业界壁垒,在教学、实践之间建立起“旋转门”和“亲水平台”。上海主要媒体成为学院的培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根据教学科研要求,派出一线优秀记者编辑走进课堂,进行以案例为主的新闻教学,参与学院针对实践变化进行的相关科研项目;学院依托媒体资源和实践需求不断改进教学科研工作,培养优秀新闻传播人才。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素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研究、资政的传统,部校共建,直接推动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研究方面“求增量”。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米博华告诉记者,学院在扎实做好教学研究的同时,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研究和平台的创新,在增量方面下功夫,创特色,求新意。

  直面互联网受众分众化挑战,打造国家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升级版,着力解决互联网语境下新一代大学生和传媒从业者面临的理论和实践困惑。跨地、跨校、跨界联合成为常态,学院还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纳入“课程思政”框架,使之成为课程思政新亮点。一系列举措,让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教学,真正成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王牌”,往培养优秀的党的新闻宣传工作者、新闻教育和研究人才的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

  “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深化改革、开放办学的重要成果。”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说,新时代部校共建工作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就是守传播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之正。

  培养“知国情明大势”的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三天六城,用脚步丈量沿海开放城市,用文字记录改革开放缩影……”这是“记录中国”专业实践活动中,一名学生写下的感受。“记录中国”是2016年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发起,联合澎湃新闻网打造的专业实践平台。在行走中,一篇篇视角独特的“中国故事”从青年学子笔下流淌而出,在各大媒体平台广泛传播。

  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张涛甫眼中,“记录中国”对于新闻学子的教育不止于新闻专业层面,更是在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大局中,让未来的新闻工作者们在学校时就能体味家国情怀,认知到国家与个人,国家与新闻工作的紧密结合。“帮助他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是新闻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闻学科是一门实践导向的学科,媒体传播格局在变,传统新闻传播教育面临整体转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如何做好新时代的“记者摇篮”,出人才、出成果、出思想、出功能?

  在部校共建的框架下,教育教学一线与业界一线深度融合,补齐新闻传播教育中专业实践能力的短板,探索新闻传播人才专业能力培养的新路径。依托“记录中国”专业实践平台、学院自建的复新传媒媒体实践平台和复旦新闻中心这一校级常态化媒体实践平台,学院全流程培养,强化学生“野外”生存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