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19-09-09 09:20 的文章

重庆出版集团:打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出版重镇

从北京市东城区弓弦胡同的中国社科院宿舍到朝阳区的劲松宾馆,有将近6公里的距离。1988年盛夏的一个午后,蝉鸣声声,酷暑难耐,一位老者扶着自行车走过这段路,将后座上厚厚的书稿交到一名女青年手里。女青年小心翼翼地抱着书稿回到房间,将它们塞满了整整两个行李箱。第二天,她便带着这些书稿踏上开往重庆的绿皮火车。

老者徐崇温,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当年那位抱着书稿的女青年是刚到重庆出版社工作的编辑,如今的重庆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总编辑陈兴芜。而那套书稿,便是当年由徐崇温主编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的一部分。该丛书产生了重大社会影响,因其封面设计采用了亮丽灰色,在学术界树起了“灰皮书”的学术口碑,至今仍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必读经典书目之一。

“当时为什么不用邮寄呢?”镜头拉回到31年后,同样是在一个夏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重庆出版集团办公大楼23层总编辑办公室里,这样追问陈兴芜当年的情景。

“因为怕丢呀!”回首往事,陈兴芜感慨万千,“那时候的书稿都是作者手写的,每页纸都可谓弥足珍贵,邮寄容易损坏,也怕掉页丢页,因此‘人力’肩扛背驮带回是最保险的。”感动于每一位名家大师的兢兢业业,传承好老一辈重庆出版人求真务实的敬业精神,陈兴芜说,自己何其幸运,在前人积累的深厚基础上,与重庆出版集团同仁坚持不懈地打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最新成果出版重镇。

“‘灰皮书’系列可以说是一粒 ‘种子’,让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根植于重庆出版集团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成长、开花结果。”陈兴芜坦言。

构筑理论高地,推出与时代同呼吸的学术著作

20世纪80年代末,“灰皮书”的出版对深化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重庆出版社来说,出版“灰皮书”绝非偶然,是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的体现。一直以来,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重庆出版人锲而不舍的追求。

“坚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品出版,这是集团的光荣传统,要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因为自1950年建社起,重庆出版人就将传播马克思主义作为重要使命。”重庆出版集团副总编辑别必亮这样对记者说。

重庆出版社历届领导班子都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图书的出版。1986年4月,时任总编辑沈世鸣一上任就提出:“要做出版家,把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拼命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优秀图书。”在这一思路的推动下,重庆出版社策划、组织编辑出版了“灰皮书”等一系列在全国有影响的优秀图书,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沈世鸣也获得韬奋出版奖。

沈世鸣的理念和坚守深深影响着陈兴芜:“毕业后分配到出版社,我便在沈总的带领下工作,她那句‘对一件事要有诚挚力,才能做成一件事’,至今萦绕在耳。”

“20世纪80年代,当社会上就‘什么是真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假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是否应当坚持’等话题,出现观望徘徊、逡巡不前时,‘灰皮书’系列及时出版了。”陈兴芜向记者介绍,该套丛书系统引介了国外研究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各个流派的代表作,有助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研究者在与世界各种思潮的交流与碰撞中,全面精准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不仅帮助人们增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而且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推进了一步。”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哲学家汝信曾评价说:“这套书中的译著都是国外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名著。重庆出版社能在短时间成套推出,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很不容易的,有眼光,有魄力,抓住了时代的脉搏。”

大众化探索,出版让百姓读得懂的理论读物

2005年4月,以重庆出版社为基础组建的重庆出版集团正式成立。集团始终坚守构筑理论高地与大众化探索相结合、原创与引进相结合、抓热点与重基础并举的工作思路,努力实现马列主义出版物受众面的最大化,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之花在神州大地盛开。

“21世纪初,重庆出版社专门成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图书出版基金,制定了详细的图书出版计划,先后策划出版了紧密联系实际的《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丛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当代中国思想文化论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参考丛书》《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等300余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通俗读物,形成数十个出版系列。”集团总编室主任刘向东向记者介绍,其中有多部作品获得“五个一工程”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或入选中宣部优秀通俗理论读物推荐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