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10-25 13:38 的文章

剑啸傲龙堡25自主创新,中国软件从追赶到超越

    深圳是创新创业的热土,改革开放的东风让民营企业在这片热土纷纷崛起,金蝶正是乘着这阵风,踩着时代的脉搏,一路涅槃蝶变,越飞越高,成为引领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头部云服务公司。

  回首金蝶的崛起之路,正是中国软件自主创新发展的缩影。而今天的金蝶,依然为680万企业与政府机构提供着数字化转型方案。

  南下深圳,敢为人先

  1979年7月,蛇口轰然响起填海建港的开山炮。这声巨响震撼了中国,后来被誉为改革开放的“第一炮”。自此,“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以及“蛇口模式”响彻大江南北,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中国。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也是金蝶创立的起点。1983年8月,徐少春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1985年考上财政部科研所财会电算化研究生。研究生期间,徐少春在《电子财会》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会计软件的标准化、通用化和商品化文章。这篇文章引起了当时武汉无线电总厂一名退休总会计师的注意,他立即给徐少春写信,表达了对文章的赞许,并提出想同他一起合办软件公司的想法。

  从那时起,“会计和计算机相结合可以形成商品化软件”就在徐少春心中埋下了种子。

  研究生毕业后,徐少春分配到了山东税务局,工作了几个月之后他深深觉得,这样平稳安逸的环境并不是他心之所向,于是毅然决然乘上南下的火车,孤身一人来到深圳,在蛇口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开始从事电脑、审计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然而,创业的火苗一直在徐少春心中,从未熄灭,他一边工作着,一边编写着程序,等待最佳创业机会的来临。直至1991年5月,他亲手砸碎了自己的铁饭碗,用借来的5000块钱承包下一家电子公司的软件开发部,开启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坚持自主创新,中国软件从追赶到超越

  在改革开放的40年历程中,中国软件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引进到部分自主研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值也由2000年的560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5.5万亿元,增长了97倍,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6.7%。中国的软件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作为一家与深圳特区共同成长的科技企业,金蝶27年的发展中一直在自我颠覆,践行着“创新为魂,以产品为本”的理念。

  创业伊始就具备的一种破釜沉舟的创新“狂热”,创始人徐少春坦言自己有浓厚的深圳情结:“感谢深圳这块土地,这个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城市,没有深圳,可能就没有金蝶”。金蝶DNA深受深圳改革开放的影响,敢为人先、不断创新、放眼国际、立志远大。

  1994年,当时PC机的作业系统还是DOS版的天下,Windows平台的财务软件还少有人问津。许多人都认为Windows时代还有2年-3年才会到来。当时,徐少春不这么认为,他预感这个时代已经开始。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金蝶开始开发Windows版财务软件,20多个开发人员在春节期间奋战,没有休息。

  1995年初徐少春拿出了金蝶财务软件For Windows1.0版,开始了会计工作平台的大转移,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曾为金蝶题词:“深圳金蝶,改革前列”。

  这一系列举动促成了中国财务软件由DOS向Windows平台的迅速转移,实现了国产财务软件在Windows平台的突破,并彻底改变了当时的财务软件格局。

  不到三年时间,金蝶便推出了全国首款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三层架构ERP系统金蝶K/3,打破了ERP市场被国外厂商垄断的局面,进入了ERP软件时代。此时,徐少春发出发展民族企业管理软件的呼吁:“如果把企业比作人的话,那么国外 ERP 软件可以进一步比喻为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而民族企业管理软件则是黑头发、黑眼睛的中国人。中国财务软件公司重任在肩,可以走自己的路。”

  2018年,金蝶又推出了平台型企业云产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以自主可控的技术及产品,打破超大型企业领域国外软件的垄断局面助力中国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

  让中国企业用上中国的管理软件

  “深圳就是一个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城市。”徐少春说,“我1993年创业的时候,工作用的电脑非常大,显示器、主机、键盘,而现在手机的功能已经超过了电脑,企业管理这个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企业要活下去就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