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5-09 10:00 的文章

四风一顽症内容青岛科大把专利金奖变市场金牌

  近日,万华乙烯项目重达30吨、吊装高度为73.6米的1号烟囱模块稳妥就位在裂解炉的最高点,这是山东烟台万华工业园项目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实施有序复工后现场呈现的新景象,该项目裂解炉就此也完成全面封顶……此举意味着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华公司)在加快完善第四代系列高科技产品中试技术的基础上,第五代产品可降解塑料、高纯度大尺寸单晶硅片的中试工作正在加速攻关中。

  作为中国唯一、世界少数拥有异氰酸酯(英文简称MDI)自主知识产权的万华公司,目前位列全球化工50强。万华公司董事长廖增太表示,与青岛科技大学(以下简称青岛科大)等高校协同创新是万华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师生创新实践不找校长找市场。青岛科大党委书记马连湘表示:青岛科大面向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以“接地气”的方式寻求发展,加大收益激励、实施股权激励、强化绩效激励等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力度,“放水养鱼”鼓励科研成果走向市场,走出了一条政产学研融合、协同创新实践的科技成果转化之路。

  3年技术交易合同金额超10亿元

  荣获第十九届中国专利金奖的“一种缩短布洛芬合成工艺缩酮化反应时间的装置及方法”,项目技术专利是青岛科大朱兆友科研团队与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制药)长期合作、联合攻关的成果,技术合同交易额2600万元。

  新华制药、淄博新华—百利高制药有限公司应用该技术分别建成年产5000吨、3000吨的布洛芬生产装置,近3年累计新增销售额超4亿元,累计节省运行费用1.23亿元,累计新增利润超3亿元。朱兆友表示,该项目提出了新的缩酮化反应方法与装置,使布洛芬产量增幅超100%,同时实现了缩酮的清洁化生产。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我国布洛芬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全国1200多家医药公司及医院广泛使用,畅销东南亚、欧美等多个国家、地区,近3年出口量超过15000吨。

  近日,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TOP100)发布,青岛科大转让专利244件,位列第57位,在山东省属高校中居首位。据统计,该校存量有效专利1848件,近3年,横向课题1300余项,合同金额10.16亿元,其中共41项专利实现技术转让,合同金额超过4亿元。

  转让+持续服务让成果走出象牙塔

  专利转让高成功率的背后,是青岛科大在成果转让之后加强服务,与企业双方共建共享,构筑命运共同体的坚持。

  3月初,万华公司与福建石油化工集团拟合资成立万华化学(福建)有限公司。至此,万华公司在国内拥有烟台、宁波、珠海三大研发生产基地,同时还拥有海外生产基地——匈牙利BC公司。对此,廖增太深有感触地说,万华公司的创新发展,得益于与青岛科大探索出了一条科技成果转让+持续技术服务之路。

  校企的交流对接,结出了累累硕果。青岛科大在“ECSS 工程化学模拟系统”技术成果基础上,与万华公司联合攻关完成MDI装置的核心——技术软件包,学校将该技术以2000万元整体转让给万华公司,这一技术也打破了国际跨国公司的技术封锁,使我国成为继德国、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此项技术的国家。在此基础上,双方通过采取先进的开发模式和组织网络,对装置多处关键环节集中优势力量攻关,不断提升MDI年产量的技术水平,使万华在MDI制造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校企双方也持续保持合作关系,去年又签订7000万元合作开发合同。

  围绕上述项目成果,校企科研团队还研究开发了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成套技术,转让给甘肃银光聚银化工有限公司,而该技术同样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类似的实例数不胜数。青岛科大“酮肟法盐酸羟胺全水相合成工艺”,以“技术转让费+销售提成”方式独家转让潍坊新绿化工有限公司,获得技术转让经费2.2亿元。

  成果能顺利走出象牙塔,青岛科大的顶层设计,放权赋能至关重要。青岛科大校长陈克正说,为加快专利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青岛科大先后出台《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试行)》等18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配套政策和制度,健全内部工作机制,规范操作流程,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技术入股组建企业促转化再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