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22-03-30 09:04 的文章

豆丁中文网浪子官场 中国涡扇15航发已生成三批了 为何还不能上歼20

所以虽然有关涡扇15的消息,外面乐观之声如火如荼,谁敢否认就直接黄俄逆向民族主义反革命汉奸唱衰中国……一连串帽子甩过来了,但是看到如今这个03批机匣的奖项,再参考之前“太行”的研制进程,施佬实在是觉得,涡扇15目前的这个进度,想要“早已装备歼-20”甚至“批量生产大量装备”,显然并不可行。在真正目标状态的歼-20出现之前,使用俄制或者国产第三代航发的A状态歼-20,仍然是中国空军现在唯一可靠的实战型五代隐身歼击机。

作者署名:胡诌施佬

前几天的2019年1月11日,大家又怀念了一轮当年歼-20战机首飞,顺便也回忆了一波夕阳下的奔跑和逝去的青春的时候,又有大家喜闻乐见的热心读者因为看了某些互联网军事大佬的网文之后信心大增,跑出来甩给施佬一波“体制内的朋友提供的”有关涡扇-15的宣传材料,愤而抽我这个“哲学国发党”的脸。

管你抽不抽脸,施佬先把图给看了。可惜这几张号称“第一个接受这几张有关涡扇15真实信息的照片”,其实至少在一个月之前,这几张图片的完整版施佬就看过了——倒不是施佬有没有体制内,而是当时就有网友发到网上了。毕竟都是正常进展的中国航发项目,施佬也就看图收图没太当回事,结果一不留神这图就变成抽脸了……既然如此,不妨给胡诌一下。

▲ 这就是用来抽脸的“体制内干货实锤”……的看板

▲ 实际的图片来源么……看看这左一层右一层都能糊墙的各家logo,就知道一个多月前施佬看到的时候已经是不知道几手的“老图”了

发动机研制这件事儿本质上是门科学,分析也好推测也罢,最要紧的就是有的放矢,既不能以所谓的常识推断科研用语,更不能断章取义自以为是——那不就成了宗教信仰了么?

言归正传,这次这些个图片里,虽然装满了”XX15发动机”、“某型发动机”、“某重点型号”这样非常科学的八股字眼,但是被当做卖点的实际上是所谓的“基于MBD的XX15发动机03批进气机匣结构设计研究”。这其中的XX当然是涡扇了,而依据“常识”,这个项目得出的推论大概是这么几点:涡扇15已经完成研制定型,涡扇15已经投入批量生产;涡扇15至少有三批。顺着这几点,还有自由发挥出来的什么“叫批就不能太少”啊,“每批至少有10台”啊什么的,反正大家自己也可以试着跑跑小火车。

▲ 过去几年里,歼-20的尾喷口每次有任何外貌的变化,换WS15这事儿就得有谱一回

所以03批发动机到底在航空发动机里算是个怎样的状态呢?有关涡扇15这样正在研制中的重要型号各个批次都是干什么的这样的事儿,施佬知道不知道是一码事,就算施佬知道,自然也是不能就此随便乱说的。

▲ 咱们就“借古看今”吧

不过作为我国第一款自主研制并且投入量产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太行”,涡扇10的研制进程和任务分配应该来说很有代表性,施佬也可以以此为例子,顺便让大伙儿研判一番,03批次涡扇15在航空发动机研制进度的角度,到底算个什么状态。

▲ 在上天之前,任何发动机都得要在地面经历长时间的试车

“太行”发动机在经过多年的酝酿准备之后,1987年10月正式立项研制,随后展开的过程的顺序基本上是发动机核心机,发动机验证机,发动机原型机,发动机试飞用原型机这么四个阶段……不过在航发研制的角度讲,核心机并不能算发动机整机,而所谓的发动机原型机和发动机试飞原型机这样的说法,纯属施佬为了方便大家理解生造,在实际工作中是不会刻意区分的。

▲ 虽然大家看见“太行”装机试飞都是2004年以后了,但“太行”原型机的量产集中在上世纪90年代

按照90年代早期的规划,“太行”发动机要制造2台验证机,15台原型机和20台压气机进行台架试车、持久试车、标准试车台、飞行台和高空台试车,特种试验和按规范完成定型前的全部工作。在原计划1998年装机试飞,2000年设计定型的大前提下,这15台“太行”的生产中就已经开始论“批”了:1993-1994年底完成第1批3台份发动机的制造及首批试验件的加工;1995-1996年8月完成2批6台份发动机及试验件、备件的制造加工并完成试车后第一轮的设计修改图纸;1996年9月-1996年6月(这时间节点跟上课的学年似的……)完成3批6台份发动机及试验件、备件的制造加工;1998年9月提供2台试飞发动机并完成试车后二轮修改出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