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21-06-13 09:34 的文章

无双乱舞6.62隐藏英雄密码 中国空军模范轰炸机大队纪实:曾首次飞跃宫古海峡

  空军“模范轰炸机大队”——
“战神”奋飞新航迹

  “从空中看,大陆海岸线的形状就像一张弓,飞向大洋深处的轰—6K飞机是一支离弦的箭。坐在‘箭’头上,我特别自豪。”轰—6K飞机飞行员袁俊在日记中写下这句感想。

2016年9月25日,中国空军多型战机飞越宫古海峡检验远海实战能力。图为轰-6k、苏-30战机参加训练。中新社发 邵晶 摄

  这篇日记,记录于2015年5月21日。那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当天,我国空军发布消息,空军航空兵首次飞跃宫古海峡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训练。消息一出,海内外高度关注。

  开创这一历史的,正是空军“模范轰炸机大队”。这之后的4年多时间,该大队又陆续完成了绕岛巡航、飞跃对马海峡、联合战略巡航等重要任务,在蔚蓝海空,奋飞出一道道壮美航迹。

  “未来,我们会飞得更远”

  宫古海峡,连接我国近海和西太平洋,是我国空军进入西太平洋的一条战略通道。

  2015年5月21日早晨,暖阳洒在华东某机场,整齐列阵的轰—6K飞机被光线染得金黄。停机坪前,地勤人员把飞机机身和窗户清洗得锃亮;空勤机组比平时提前进场,细致地进行飞行前准备。

  “能见度不错!”起飞前,时任机长田宁和飞行员袁俊相互鼓劲。7时50分,塔台发出起飞指令,两个机组驾驶轰—6K飞机,向宫古海峡方向飞去。在全国数个机场,预警机、歼击机等数十架次飞机同时起飞,为此次训练提供保障。

  陌生海域,气象条件变幻莫测,雨水、冰雪、厚云等影响飞行的因素不断出现。在数千米的高空,飞机驶入一片厚厚的云层,水汽凝结成雨滴,不断敲击着风挡玻璃。与这些特殊气象条件“邂逅”,机组成员沉着应对,飞机平稳飞行。

  飞机不断接近宫古海峡,有外国军机抵近机组,喊话要求我军机离开。

  “我是中国空军,正在国际空域进行例行训练,行动符合国际法,不要干扰。”袁俊镇定有力地回复外军军机。这样的从容气度,彰显了大国空军的风范。

  驾驶轰炸机这样的大型战斗机,操纵过程要柔和,但在对抗中,也需要迅速转弯、上升、下降,动作必须果断,才能躲避敌机的侦察,这时更加考验飞行员的驾驶技术。

  机组成员按照预案,甩开外军军机,向西太平洋继续飞行。

  在西太平洋深处,眼前的景象让袁俊惊艳:从空中看,大海的颜色由灰蓝变成浅蓝,再过渡到蔚蓝、深蓝。海天之间,轰—6K飞机银色的机身特别明亮,队友的“八一”机徽格外耀眼。他们意识到,现在每前进一米,中国空军的新航迹就向前延伸一步。

  “东海不大、太平洋不远,我们也要去看看。”如今已是“模范轰炸机大队”参谋长的袁俊感慨,“飞越宫古海峡,我国空军远海训练成为常态,现在我们技术和心理都更加成熟。未来,我们会飞得更远!”

  “中国的国土,我们守着,一寸也不会丢”

  “模范轰炸机大队”荣誉室橱窗里,保存着一张轰—6K飞机和台湾岛合影的照片。“这张照片,宣示着我们维护国土的决心。”“模范轰炸机大队”所在团团长陈亮告诉记者。

  一次执行绕岛巡航任务,陈亮机组受到军机抵近干扰。对方在距离轰—6K飞机右机翼下面几十米左右飞行,陈亮甚至可以看到对方飞行员的头盔和他们在座舱里的动作。对方驾驶过程中不时翻转,展示挂载的导弹,进行心理施压。

  “高度1米不变、航向1度不偏,继续巡航!”在紧张的氛围中,陈亮始终保持飞行状态不变,继续向前。

  陈亮望向舱外,岛上的山脉绵延起伏、若隐若现,宝岛台湾紧紧依偎在祖国母亲怀中。“这是我飞行生涯中,见过的最美的风景。那一刻,我心里想,中国虽大,但一点都不能少;中国的国土,我们守着,一寸也不会丢!”他说。

  新时代的“模范轰炸机大队”,以开放自信的姿态,走向国际军事舞台,展现中国军人风采,为祖国赢得荣誉。

  2018年,“模范轰炸机大队”代表中国空军,首次飞出国门参加“航空飞镖”国际军事比赛。大队负责操控武器的武控师辛传志,在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大,当时只差两个月就达到参赛年龄上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