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国内 2023-11-04 01:57 的文章

wow完成轮回云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深阅读)

  我国西南地区分布着大片的干热河谷,高温低湿的气候条件,种粮食广种薄收,种芒果却格外香甜。干热河谷地区发展的密码,藏在独特的自然条件里,藏在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式里。转变发展思路,寻求竞争优势,做好长远打算,云南干热河谷地区的芒果产业正展现勃勃生机。

  在云南巍峨雄壮的高山峡谷间,大片干热河谷依偎着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红河等河流而生。这里因地处高温、低湿的河谷地带而得名,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坡上,农户广种薄收,不少片区都属于乡村振兴重点县。自然条件无法改变,群众增收问题如何解决?

  一颗芒果,化劣势为优势,让薄土长出生机,让热区成为热土。近年来,云南省着力在干热河谷地区发展热带水果种植业。自2015年起,云南省芒果种植面积连年增加,至今年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近日,记者走访云南热带水果芒果主要产区,探寻各地发展芒果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

  立足实际,热区种上热带果

  位于澜沧江干热河谷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陡坡峭石上绿意盎然,一棵棵芒果树在薄薄土层里扎稳了根。除草、套袋……农民褚小昌动作麻利。

  现在生机勃勃的果林,曾是连片裸露的荒地。“村子不是在高山上,就是在深谷里,气候干热,土地贫瘠,越垦越穷、越穷越垦,形成恶性循环。”褚小昌说。

  为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兰坪县大力开展易地搬迁。“搬出了大山,我们也离开了土地。今后的收入怎么办?地又怎么办?”那时褚小昌的担忧,在山区很普遍。

  热区发展,如何“稳得住、能致富”?安置点尚在建设时,兰坪县农业局副局长张海秋已几番思量: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立足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实际,兼顾生态和生产,以产业带动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干热河谷适合种植热带水果。芒果耐旱、经济效益好,既能增收还能保护生态。”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李永平说。2019年,兰坪县引进金芒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打造5000余亩种植园区。同期搬进安置点的褚小昌,成了金芒果基地的一名种植工人。“刚开始哪敢上手修叶子,生怕剪坏了不结果。”而现在的褚小昌,“别说剪枝,连嫁接都会”。

  一片芒果地,农户多了3笔收入:除了劳务工资,土地流转给公司,能拿租金,村集体入股,还能拿分红。“现在每月4500元工资准时到账,一年收入近7万元。”褚小昌语气轻快,“土地没闲置,手里有闲钱”,家里家具电器轮番换了新,褚小昌在县城的生活稳定安逸。

  怒江东岸的临沧市永德县是云南芒果种植较早的地区之一。“冬无霜冻,夏无台风,永德出的芒果甜,纤维少。”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张世云介绍,不同品种的芒果,对生长环境要求有差异。老品种“椰香”因为抗风性较差,在沿海地区种植效果不理想,可引进到永德后,一结果子,满树“水灵得很”,又重新打开了市场。

  云南干热地区面广而散,生态脆弱,但立足本地实际,也有勃勃生机。2022年,云南省芒果种植面积约184.1万亩,位居全国第一,以芒果为代表的热带水果种植业,盘活了干热河谷土地。

  错峰上市,好东西实现好价值

  “盛果期每天订单上千,白天收的果,晚上就卖光。所以农户手中芒果有多少,我们就收多少。”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的芒果咋这么好卖?元江勤农水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苏永仁道出缘由:“元江芒果熟得早,别处还没上市,我们都快卖完了,当然销量好。”

  元江县地处干热河谷,适宜种植芒果。“但对元江芒果种植户而言,一度种果容易卖果难。”苏永仁回忆,“以前元江没种早熟品种,很多人家芒果成熟时,外地芒果也大批量上市;加上种植标准低,产品销路不畅,缺乏竞争优势。”

  “闷头种果不行,得先摸清市场需求。”几番交流打听,苏永仁动起了脑筋:5月初到6月底,海南芒果下市之后,广西芒果还未上市,是国产芒果上市空窗期。“芒果成熟需要高温和大量光照,那会儿大部分地区还达不到成熟条件。”苏永仁分析。

  “上市得早,品质还得好。”苏永仁精挑细选,瞧上了果肉清甜的早熟芒果品种。为确保品种适应干热河谷,苏永仁和少数果农先做起了小规模试验田。为节约引种成本,果农们从外地购买早熟品种剪下的枝条,嫁接到老芒果树上进行品种更新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