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翊时政新闻眼丨再开东北振兴座谈会,这些关键词引人关注
2015年7月,长春;2018年9月,沈阳;2023年9月,哈尔滨。三场座谈会,留下了闪亮的时空坐标。
党的二十大作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最近主持召开的这场座谈会,也由五年前的“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演进为“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这场重要座谈会释放了哪些新信息?《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01
三场座谈会,开在关键节点
东北地区,拥有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亿多人口,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也是全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在国家发展全局中至关重要。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期间,专门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在会上发言。总书记指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
2018年金秋时节,总书记再次专程来到东北,从黑龙江、吉林到辽宁,四天时间里,展开“大跨度”“跳跃式”考察。9月28日下午,他在沈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
在座谈会上,总书记不回避问题,明确指出东北在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对外开放、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的“四大短板”;又寄语东北广大干部群众32个字——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瞄准方向、保持定力,深化改革、破解矛盾,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今年9月7日,总书记赴黑龙江考察期间,在哈尔滨主持召开了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他指出,当前,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要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八年间,三场座谈会都开在东北振兴的关键节点。
从长春座谈会提出推动东北振兴“四个着力”,到沈阳座谈会提出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六方面要求,再到这次哈尔滨座谈会强调五项重点工作,总书记在每场座谈会上都作出关键部署。最近这场座谈会谈到的一些关键词,更是折射了总书记对东北振兴的深邃思考和长远谋划。
△呼和浩特中环产业园生产车间。2023年6月,习近平在这里调研企业半导体和光伏材料的研发生产情况。
02
关键词一:“五大安全”
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
国家“五大安全”,包含哪些方面?在五年前的沈阳座谈会上,总书记早就言明: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
△漠河林场自然林区。(总台央视记者覃思拍摄)
“五大安全”,都是“国之大者”。透过这些年来总书记的东北考察足迹,“五大安全”,无一不是总书记的关注重点。
就在这次黑龙江考察期间,总书记提出明确要求:要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中积极履职尽责。
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方面,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在9月7日的座谈会上,总书记一一列举: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夯实,产业安全基础不断巩固,能源安全保障作用不断强化,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国防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方面,东北地区承担重要使命,也被寄予厚望。
△俯瞰黑龙江尚志市龙王庙村田地。(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03
关键词二:“新质生产力”
这次黑龙江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9月7日的座谈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新质生产力”这一关键词的背后,是总书记对创新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
早在2013年8月赴辽宁考察时,总书记就指出,必须敢打市场牌、敢打改革牌、敢打创新牌。要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