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国内 2023-09-14 11:58 的文章

丁月卉做好老师、做“大先生”、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总书记嘱托殷殷

昨天(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并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和诚挚祝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走进校园交流、致信问候等方式表达对教师队伍的关心关怀以及殷切期望。

今天是教师节,一起来看总书记与老师们的动人故事。

“教过我的老师很多,

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

2016年教师节前夕,北京市八一学校迎来一位特别的校友——习近平总书记。

“欢迎首长回到母校。”

“到这儿就没有首长了,都是学生。”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八一学校校长的对话,令人动容。

八一学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这里度过小学和初中时光。

在图书馆楼,习近平总书记指着学校50年代平面图说,这里是礼堂、这是餐厅、这是我住过的宿舍楼……总书记触景生情:“这都是小时候的记忆。”

在参观校史展时,当看到自己的学籍档案、与老师同学的合影,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忆起小学和初中的求学时光。说起当年的老师、同学,总书记如数家珍地说着他们的名字,讲述许多有趣的往事。

习近平总书记边走边看、边问边忆,感慨道:“我非常怀念那段岁月。不管走到哪里,我都惦念着母校,同母校保持着联系。”

当天,习近平总书记同陈仲韩、陈秋影等几位当年教过自己的老师见了面,回忆往事。总书记说,看到各位老师精神这么好,我心里特别高兴。当年老师对我们要求十分严厉,现在回想起来,终生受益。

陈秋影说:“我初中当过他的语文老师,那时候我扎着两个大辫子,年轻得很。现在头发也白了,环境、样貌都变了,但师生情谊丝毫没有改变。今天总书记一句话,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他说,来到母校有‘近乡情更怯’的心情。这里有他的根、他的情。”

岁月流逝,师恩难忘。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学生时代,曾饱含深情地感念师恩,“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

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对于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用言语、行动表达最深的敬意。

在回信中,总书记称赞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2021年2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称赞张桂梅“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

领奖台上,习近平总书记弯下腰,向坐在轮椅上的张桂梅郑重颁授了奖章。

“保重身体!”习近平总书记轻声对她说。

一声声温暖人心的问候,一封封情真意切的书信,体现了总书记对教师群体的深深敬意。

“好老师要做到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呢?

在总书记看来,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是习近平心中好老师的四条标准。

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参观教师节主题展时,一张北师大早年一位毕业生公共课考试的成绩单格外引人注目,当听到负责人介绍说排在第一的公共课就是“人伦道德”,总书记转过身来,笑着对随行人员说,古人说“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职责第一位的就应该是“传道”。

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完全称职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

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又谈到好老师的话题。总书记表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强调,广大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人民教育家为榜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