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抱团践行宗旨为民造福 聚焦办事急难愁盼 以服务效能提升推动政务服务转型升级
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践行宗旨为民造福。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通过做大“蛋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期,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国务院办公厅会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急难愁盼”,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开展了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双十百千”工程。“双十百千”工程围绕为民办实事、惠企优服务,以“三张清单、一个机制”为主线,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双十百千”工程的开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的意见》的印发,是落实主题教育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对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
一、固化“五个一批”成效,集聚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双十百千”工程聚焦“关键小事”,坚持整改问题和优化服务“双向发力”,一批关系企业经营发展和百姓办事的“急难愁盼”得到有效疏解,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解决一批难点堵点问题,打造优化一批精品服务,制定出台一批规章制度,重点提升一批公共支撑能力,总结推广一批典型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推动解决一批急难愁盼难点堵点问题。针对各方面普遍反映的部门业务协同难、电子证照互认难、电子档案存档难等共性办事堵点问题,出台了一批急用、管用、实用的规章制度,破解了一些难以在基层解决、长期困扰发展的系统性关键性问题。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隐性准入壁垒、许可审批繁琐、惠企政策不到位等重点行业领域堵点问题,通过“地方出题、部门解题”,央地同向发力、同题共解。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基层办事难、出门办事远、办事成本高等“末梢堵塞”问题,开展堵点问题自查自纠,压茬推进,对账销号,立行立改。截至7月末,收集梳理全国性共性堵点问题10个、重点行业领域堵点问题150个、地方具体堵点问题1554个。线上线下多措并举,已推动解决94%的堵点问题,其他问题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并持续推进。
二是打造优化一批好办易办精品服务。聚焦地方部门办理量大、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准入准营等领域,优选100项国务院部门全国通办服务和1268项地方高频办事服务,形成高频政务服务清单。建立清单发布、应用建设、使用反馈、服务优化的闭环,推动服务创新、体验升级。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与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双十百千”工作有机结合,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结合国家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促发展惠民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重点工作,推出助企惠企、民生保障、“一网通办”高频服务等服务专区,助力重大决策落实落地。
三是制定出台一批急用管用务实可行规章制度。印发《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简化纸质办事材料打印、流转、归档等繁琐环节,减轻群众负担。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码、电子证照等26项标准,以标准建设推动服务效能提升。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基本要求、移动端建设规范等国家标准,为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筑牢根基。制定印发《关于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的意见》,形成堵点发现、问题解决、服务优化、应用创新、用户反馈、技术赋能、政策支撑等13项常态化推进工作机制。
四是重点提升一批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公共支撑能力。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公共支撑能力提升为重点,聚焦平台赋能,持续强化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共享、统一电子证照等十方面公共支撑能力。自然人、法人身份认证核验能力从每日1000万次提升到2000万次,政务数据、证照共享应用时效性提升超50%,累计发布政务数据资源1.6万类。“双十百千”工程开展以来,支撑地方部门共享调用约5.7亿次,同比提升185%,累计向地方回流政务数据超7000万条,持续推进政务数据直达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