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部落24-2中国—中亚峰会丨携手并肩共同迎接美好明天——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中亚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
新华社西安5月19日电 题:携手并肩 共同迎接美好明天——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中亚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提供行动指南
新华社记者
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外交盛举——
5月19日上午,西安国际会议中心。《秦岭新晖》的巨幅壁画前,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合影,镜头定格下六国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的历史瞬间。
“让我们携手并肩,团结奋斗,积极推进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共同迎接六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中亚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从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大格局出发,擘画中国中亚合作新蓝图,展现双方互利共赢、命运与共的广阔前景。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着眼时代发展大势,体现世代友好的人民期盼,必将对深化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筑就合作典范——开启中国中亚关系新时代
19日的西安国际会议中心,贵宾盈门、万众瞩目。
“今天我们在西安相聚,续写千年友谊,开辟崭新未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主席鲜明道出此次峰会的意义。
作为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多边外交活动,中国—中亚峰会的举行在中国中亚关系史上树立起一座新的里程碑。
谈到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指出,这是新时代以来,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完整、集中、系统向国际社会阐述对中亚外交政策,得到了中亚各国元首的高度赞同和热烈响应,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西安,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中亚,“一带一路”首倡之地。历史、现实与未来在这里交织,绘就一幅中国同中亚世代合作的恢弘画卷。
“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现实需求、坚实的民意基础,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习近平主席回顾历史、瞻望现实、指引未来。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卢山冰说,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援引李白“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的诗句,生动阐述了中国与中亚友好交往的悠久历史和光明前景。
在百年变局中前行,中国同中亚关系走势备受瞩目。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亚,如何推进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关系着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世界需要一个稳定的中亚、世界需要一个繁荣的中亚、世界需要一个和谐的中亚、世界需要一个联通的中亚——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就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亚提出“四点主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永全说,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彰显中国始终不渝的和平发展理念。发展同中亚的关系,中国从一开始就以互尊互信为基础,不搞零和博弈和丛林法则,开创合作共赢新模式,建设和谐共存大家庭。
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建交31年来,正是秉持这一友好交往的“成功密码”,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实现从睦邻友好到战略伙伴,再到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新机制开启新时代,新起点再创新辉煌。
“今天,在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西安举行首次中国—中亚峰会,必将开启中亚同中国关系的新时代,开辟未来合作广阔前景。”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的话道出与会中亚国家元首的共同心声。
走好人间正道——为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指明路径
此次峰会对中国—中亚机制进行了立柱架梁和全面布局。各国商定将以此次峰会为契机,正式成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每两年举办一次。新机制的建立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
着眼各国人民根本利益和光明未来,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就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提出“四个坚持”:
坚持守望相助——携手建设一个守望相助、团结互信的共同体;
坚持共同发展——携手建设一个合作共赢、相互成就的共同体;
坚持普遍安全——携手建设一个远离冲突、永沐和平的共同体;
坚持世代友好——携手建设一个相知相亲、同心同德的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