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国际 2022-09-03 09:19 的文章

魔法咪璐咪璐“全球发展与治理”中国-巴基斯坦智库对话会举行

  中国网8月3日讯 8月2日,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巴基斯坦巴中学会、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共同主办的“全球发展与治理”中国—巴基斯坦智库对话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成功举行。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农融,巴基斯坦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巴中学会会长穆沙希德·侯赛因·赛义德,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出席会议并致辞。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所长、巴基斯坦外交部前秘书长艾扎兹·艾哈迈德·乔杜里,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巴中学会执行主任穆斯塔法·赛义德,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以及来自中巴两国的10余名智库专家学者聚焦“中巴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北京主会场。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农融致辞。

  农融指出,中国与巴基斯坦是独一无二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面对国际格局新形势新变化,本次对话会以发展和治理为主题,围绕双方共同关心的议题展开研讨,符合两国领导人的期待,契合两国人民的诉求。中国支持巴基斯坦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愿同巴方分享中国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积累并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他表示,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是国家重点对外交流智库,巴中学会为加强两国人文交流和智库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两国能继续加强密切对话沟通,深化发展战略对接,抓住高质量发展新机遇,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巴基斯坦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巴中学会会长穆沙希德·侯赛因·赛义德致辞。

  穆沙希德·侯赛因·赛义德指出,中巴友谊源远流长,两国关系不断得到巩固与深化。中国经济、科技、社会的高速发展,不仅使巴基斯坦从中受益,还为亚洲地区乃至世界安全与发展注入动能。他表示,善政的标准根本上由其结果所衡量。中国国家治理之所以能够取得反腐倡廉成效、打赢脱贫攻坚战,究其原因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巴基斯坦希望在同中国共建“一带一路”、构筑中巴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提升本国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两国民心相通。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致辞。

  高岸明指出,世界正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巴同为发展中国家,应在赓续传统友谊的基础上,通过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持续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不断深化减贫实践与经验交流等务实举措,树立高质量发展伙伴关系的合作样板,实现真正改善民生福祉的包容性发展。他表示,中国外文局最近出版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一卷至第四卷全面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方略。我们将全力支持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与巴中学会继续开展机制性交流对话,合作推出更多高质量的公共知识产品,推动两国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共建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会上,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巴中学会联合发布智库报告《善治与基石:巴基斯坦眼中的新时代中国之治》。艾扎兹·艾哈迈德·乔杜里介绍了报告主要内容。于运全、穆斯塔法·赛义德、王晓辉分别对报告进行了解读。

  艾扎兹·艾哈迈德·乔杜里发布报告。

  艾扎兹·艾哈迈德·乔杜里表示,报告系统梳理了巴基斯坦学界对于中国治国理政的研究观点与看法,总体上看,中国新时代的国家治理非常成功,主要得益于习近平主席的卓越领导、确立明确愿景和发展目标、去中心化的民主治理体系、中国共产党的问责制度、注重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等因素。中国治理的成功实践与经验对巴基斯坦有着重要借鉴与启示,两国应继续深入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推动务实友好合作,让“铁杆”伙伴关系不断迈向新高度。

  于运全展示报告中英文版。

  于运全指出,报告是当研院与巴中学会联合研究的最新成果,也是双方推动两国治国理政经验交流的代表作。报告从“善治”“基石”“愿景”“开放”4个角度,诠释了巴基斯坦学界对新时代中国之治的深刻理解和体会,凸显出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新时代发挥的核心作用。未来,当研院将与巴中学会继续推出更多满足两国治理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公共产品,为深化中巴全天候友谊贡献力量。

  穆斯塔法·赛义德作报告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