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财经 2020-10-22 17:42 的文章

何以致拳拳19楼谁不说俺家乡好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大道康庄”山东篇: 谁不说俺家乡好 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崔永刚 刘阳 张代生 夏晓伦 栗翘楚 李栋 玄番登史江 寇杰 刘祺 孙家栋 杨笑

2020年10月22日14:28  来源:人民网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一进沂蒙山,遍地起炊烟。八百里沂蒙,曾是红色热土,见证了山东老区人民拥军支前,更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时的艰苦卓绝。如今,沂蒙精神正成为山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传承,成为新时代齐鲁大地决胜全面小康的新动能。

脱贫攻坚看山东,除了沂蒙山,还有黄河滩。

来到黄河滩,村台似江南。这里曾经洪灾泛滥,发展滞后。近年来,山东启动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社区工程,“摘穷帽”“拔穷根”“改穷业”,从滩区到社区,一字之变, 折射出脱贫攻坚进程中“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的政策思路。

“要紧紧拉住老区人民的手,决不让他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时的殷切嘱托,正成为山东决战脱贫攻坚、助力老区振兴的不竭动力。

今天,从泰山之巅到黄河之滨,从胶东半岛到鲁西平原,在五级书记抓、党政一齐上、社会齐动员的大扶贫格局下,齐鲁大地涌动着干群合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热潮,真脱贫、防返贫、奔小康的新路正越走越宽。站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节点,我们再度凝望这片光荣的土地,新时代的荣光正在奋斗中闪现。

真脱贫 有成效

精准施策 着力抓党建促脱贫

代村干净整洁的街道。栗翘楚 摄

一栋栋“小洋楼”鳞次栉比;一间间沿街商铺人气十足;村民文化广场的绿荫下,三五成群的老人下棋聊天,悠然自得……

走进山东省兰陵县代村,一幅美丽乡村的新图景跃然眼前。

谁能想到, 20年前的代村,还是一个“散乱穷差”的贫困村庄。1999年,31岁的王传喜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代村一步步发生了变化。

“要拔掉穷根,就要找准‘病根’。我觉得,得先解决人、土地和制度的问题。”王传喜对人民网记者说。

从2005年选择走集体化道路之日起,代村就实行村民生活必须品由村集体无偿供给,且建起了占地1000亩的现代化新社区,就医、上学、购物一应俱全。据统计,2019年,村集体经济发展到各业总产值30亿元,村集体纯收入1.3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9万元。

“跟过去比,现在的日子真是比蜜甜。”村里的李学全老人笑着说:“俺重孙一出生,村里就给买了保险,十八岁以后分福利房,上学村里还有助学金、奖学金。对我们老人更是没得说,不但免费住公寓,还每月发放老年优待金和米面油。”

代村,是山东打赢脱贫战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山东省建立起高效的领导体系、责任体系、推进体系、政策体系,做到扶贫问题优先研究、扶贫投入优先保障、扶贫项目优先安排。到2018年底,山东省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2019年起,通过重点提高脱贫质量,贫困发生率基本“归零”,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归零”背后,是冲锋在前、勇挑重担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奉献与付出。据介绍,山东省已累计选派5万余名第一书记,帮助农村抓党建、促发展。

白露刚过,在临沂市沂南县依汶镇松林村的蔬菜大棚里,人民网记者见到了这里的驻村第一书记邢庆辉。在他身后,是7个占地42亩的双膜双结构大棚。通过因地制宜找准产业路子,2019年这块土地上实现黄瓜产量80万斤,带动村民就业35人,平均增加村集体收入12万元。

作为山东省委组织部工作组里年龄最小的90后,一年的驻村经历下来,邢庆辉的头发白了不少。“我虽然从小在农村长大,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到基层去体验、去生活,去看一看现在的农村是什么样子。”对于初来乍到的邢庆辉来说,抓党建成为他的第一个“硬任务”。

“一个村庄要想长远发展、健康发展,一个强有力的党支部班子非常重要。我们以党支部评星定级为目标,着力规范班子运行,分别与村两委谈话,去带动村两委成员之间的配合、协作,去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各种方式提升村级班子的战斗力。”邢庆辉说。

来到临沂市费县新刘庄村,已经94岁的宋传荣带着人民网记者走进了自己刚刚翻修过的房子。

94岁高龄的宋传荣老人。栗翘楚 摄

老人家里的一面墙上,挂着一个名为《费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政策一板清》的公告板。而在公告板上,有一个二维码格外醒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