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财经 2020-10-07 09:13 的文章

怒炉之怒【记者手记】布楞沟村:农民生活好了,心气足了

有些事,唯有亲眼目睹、亲身经历,才能真正理解。譬如此次采访,当我们走过漫长而曲折的山路,站在东乡的黄土地上,看着大山陡坡、沟壑纵横,才能明白,在东乡扶贫工作的落实和推进中,蕴含了多少人的付出与心血。

人民网记者在东乡县某扶贫车间内进行采访。(郑嘉豪 摄)

布楞沟,东乡语意为“悬崖边”。过去布楞沟村有“六大难”的问题,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住房难、就医难和增收难。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布楞沟村,亲切看望村里的贫困群众,并嘱托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

“过路的客人口渴坏,干旱年,端不出一碗水来。”因为缺水,“花儿”唱出了苦涩的味道。“宁给一口馍,不给一碗水”流传成一句俗语。曾经,“水”是梗在布楞沟人喉咙里的一根刺,是大伙心头的“难”,吐不出来,咽不下去。水引来了,滋润了干渴多年的土地,滋润了布楞沟人的生活。

如今,布楞沟村自来水实现全覆盖,连心路通向群众家门口,整村面貌焕然一新。“日新月异”这个词用在今天的布楞沟变化,实在是恰当不过了。

布楞沟村这个“渴死麻雀摔死蛇”的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来了,路通了,幸福感也便提升了。一条宽阔的大路穿过村庄,带着布楞沟村发展的希望伸向远方,甘甜的自来水通进了家家户户院落中,崭新的村小学里满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妇女们在扶贫车间里忙碌,养殖、种植基地的牛羊和蔬菜也承载着这个村庄致富的梦想。

布楞沟村已今非昔比,水、电、路、房、网样样都不落下,村民们的素质提高了,他们致富的信心也更足了。

水至福来,从老有所依到老有所乐,从幼有所养到幼有所教,布楞沟村还在不断地变化着。而今,老人小孩儿生活好了,心情好了,心气足了,一个村新、景美、人和的布楞沟新画卷正向我们徐徐展开。


(责编:任妍、杨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