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谦元宵节魔术主流媒体构建融合传播矩阵,为文旅产业复苏提供新方向
目前,我们正处于移动互联网和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眼球经济时代”,早已不是20年前的二维或三维媒体世界。大众的行为模式和社交习惯、甚至媒体行业的格局都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正在不断融合的今天,主流媒体联合短视频平台构建融合传播矩阵,通过直播与短视频的内容形态对外输出城市名片,不仅扩展了自身的传播范围与触达边界,更为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复苏提供新的可能。
快手网红文旅大会启动,文旅产业复兴迸发新火花
7月18日,由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快手科技共同举办,以“豫见快手,嗨在洛阳”为主题的快手网红文旅大会正式启动,数百名快手优质文旅创作者齐聚洛阳,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模式助力文旅行业复工复产。其中,包括人民视频、环球网、中国青年网、猛犸视频在内的主流媒体,也在快手平台进行了与之相关的直播与连麦,让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走遍洛阳,感受当地的文旅特色与历史文化内涵。
在环球网的直播间,记者先后连线了洛阳市文旅局长胡大鹏、洛阳文旅达人与历史文化学者,从旅游经典线路、黄河文化景点、热门旅游资源以及文化底蕴等方面,对洛阳进行了综合推荐,且文旅达人们的推荐也给了观众启发:跟随他们的脚步,不仅能足不出户领略洛阳的城市魅力,在去洛阳之前有这样一份靠谱的旅游攻略,也可以避免许多弯路。在中国青年网的直播间中,记者走进了二里头遗址博物馆,与工作人员一起为观众全方位解读了夏王朝的发展史,从历史发源方面加深了对洛阳的认知。而在人民视频的直播间,记者与快手用户直播打卡美食探店,以历史悠久的洛阳水席为切入点,从美食角度勾起观众的“馋虫”,唤起玩遍洛阳的欲望。而猛犸视频则将直播设在了洛阳夜市的美食街,从丽景门古城门进,经西大街夜店走到十字街夜市,一路上见证了夜晚洛阳的繁华与烟火气。
四场直播,四个角度,主流媒体的一套“组合拳法”,首先为这次活动打了个头阵,让观众了解到一个更全面的洛阳。其次,作为一种极具现场感、实时性与互动性的创新展现形式,直播不仅提升了主流媒体在互联网舆论场的引领力,更以接地气的形式兼顾宏大主题与亲民路线,这种流量与权威的有机结合,或许会成为文旅产业复兴中的新主力。
新时代短视频内容创造生态,赋予文旅产业发展新风口
事实上,这并非快手平台与文旅产业的第一次合作。据悉,自2018年以来,快手曾先后与湖南、云南、黑龙江牡丹江、甘肃、山东以及新疆等地的文旅部门展开合作,并且早在今年四月就与洛阳文旅局达成合作,先后推出“牡丹花开”活动,在市场直播带货活动中,累计观看达3000多万人次,不仅推荐了洛阳旅游,更为郑州特产找到了销售突破口,极大地拉动了疫后的消费市场。
作为记录与分享个人生活的短视频平台,在快手每天就有三亿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其中洛阳的用户占到140万之多,也就是说,平均每五个洛阳人中就有一位是快手活跃用户,他们记录着洛阳的城市发展、风土人情等方方面面。而短视频又是一种轻量化、移动化、碎片化的信息传播载体,所以快手的海量UGC内容与丰富的用户生态,使其特别适合成为城市文化旅游宣传的发源地与大本营,更多用户因为快手平台中的短视频来到洛阳,又因为洛阳的城市魅力参与到快手的UGC内容创造生态中,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站内站外的传播闭环,也为短视频平台与城市文旅产业的有机结合打开了新思路。
“酒香也怕巷子深”,随着网络深度融入生活,以及群众文旅需要升级,技术驱动和内容创新日益成为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河南发展的独特优势,而要真正把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为高质量的对外宣传优势,推动文化旅游大省向文化旅游强省转变,就必须坚持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技术为用,用好、用活新媒体传播手段。将快手的内容创造力与城市的文化旅游相结合,创作出更多彰显时代价值、体现传统文化、反映国人审美的视频作品,这正是一种新时代赋予文旅产业的“新风口”。
以技术为生产力,激发内容创造力,带动融媒体宣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