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的现状稳就业助脱贫促增收(经济新方位)
企业复工复产和各类项目建设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务工,实行点对点有效对接
对不裁贫困劳动力的企业,优先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困难企业培训补贴政策,助企业渡过难关
聚焦52个未摘帽贫困县、湖北省和“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抓紧就业扶贫不放松
截至5月31日,今年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已超过去年,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车间基本复工复产。52个挂牌督战县已外出务工273.42万人,相当于去年外出务工人数的107.45%。中西部22个省份扶贫龙头企业已复工27960个,复工率98%,吸纳贫困人口就业81.31万人。中西部22个省份扶贫车间已复工28660个,复工率98.6%,吸纳贫困人口就业37.16万人……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从鼓励吸纳到帮助外出,再到兜底保障,在一系列政策扶持下,全国就业扶贫工作进展顺利,不断夯实脱贫攻坚基础。
外出优先
东部地区吸纳中西部地区贫困劳动力务工总数要不少于去年
“我去过很多城市打工,但这种组织有序、政策到位、服务全流程的劳务协作,还是第一次见。”35岁的刘维罡来自贵州贞丰县,如今在浙江宁波海曙广博塑胶工作。
岗位送到家门口,包车载到厂门口,提供住宿、发放补贴、免费培训,细数自己享受的每一项政策,刘维罡感到踏实。念过中专、学过机电,刘维罡在公司成长很快,迅速被提拔为文具车间组长。
“这样的务工人员,既是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也是脱贫致富的范例,可以带动更多他们家乡的贫困户参与劳务协作。”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说。
“做好就业扶贫工作,我们始终坚持外出优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表示。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外务工的,家庭2/3左右收入来自外出务工。
坚持外出优先,输出地保姆式服务助力“出得去”。昆明东川区,其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是云南省最大单点项目。为帮助搬迁群众走出大山能发展、致富,区人社局将就业扶贫基地开到了昆明主城区。
“针对大龄就业困难人员,我们实行3—6个月过渡期集中管理。不仅教授职业技能,还有服务专员与务工人员同吃同住,帮助他们顺利走上岗位、融入城市生活。”东川区人社局局长徐昌凤说。
坚持外出优先,输入地主动对接搭平台、供岗位。“今年,东部地区吸纳中西部地区贫困劳动力务工的总数要不少于去年。”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企业复工复产和各类项目建设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务工,继续实行点对点有效对接。
发放以工代训职业培训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吸纳贫困劳动力规模较大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给予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就业创业服务补助……一连串举措正在东部地区加速落地,为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稳字当头
发挥稳岗补贴、爱心岗位等政策优势
“有新工作啦!”听到好消息,杨万胜心里松了一口气。一样来自贵州,一样到宁波务工,杨万胜的务工之旅却不如刘维罡顺利。
2月,杨万胜和9名同乡一起乘专车来到宁波余姚市一家灯具厂工作。没想到,上岗不到1个月,受疫情影响,企业订单减少,杨万胜面临没活干的困境。
“都做好返乡准备了,没想到市里和家乡的工作人员纷纷替我想办法,很快就介绍了新工作。”更令杨万胜开心的是,换企调岗工龄不断,只要工作满3个月,每月就能额外再领1600元补贴。
发挥政策合力,多地多部门全力以赴把贫困劳动力稳在企业、稳在当地。
——稳岗补贴激励。“对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确实需要裁员的企业,将提前介入指导,鼓励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留用贫困劳动力。对不裁贫困劳动力的企业,将优先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困难企业培训补贴政策,助企业渡过难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有关负责人说。
——爱心岗位托底。纳入当地就业困难人员范围、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发放临时生活补贴、加强就业帮扶……今年起,贫困劳动力将被全面纳入就业地就业服务范畴。
宁波市就业管理中心副主任孙奇峰表示:“我们大力引导企业开发爱心岗位,确保因原务工企业减少用工或人岗不适等原因需要调换岗位的贫困劳动力能实现稳定就业,保障每人每月务工收入不低于5000元。”
此外,如何了解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的就业状况?怎样做到精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