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财经 2020-06-04 09:21 的文章

孔融十岁认亲上交所:研究在科创板引入单次T+0交易

原标题:上交所:研究在科创板引入单次T+0交易

2020年全国两会已顺利闭幕。针对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上交所方面积极主动回应,诸如进一步保证科创板市场流动性、鼓励吸引长期投资者、建立适应科创板注册制的信息披露规则体系、研究上证综指编制方法的完善方案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回应有关“科创板关键制度供给不足”话题时,上交所方面首次提出,未来将适时推出做市商制度、研究在科创板引入单次T+0交易,保证市场流动性以及价格发现功能的正常实现。

科创板或尝鲜T+0交易

昨日,上交所有关负责人称,从制度变革到效率变革,科创板的开局基本符合预期,基础制度改革得到了检验。上交所统筹推进发行、上市、交易、退市各方面的制度改革,在将选择权交给市场的过程中,通过制度约束推动市场形成诚信的均衡机制和博弈机制。

关于科创板注册制改革的下一步工作重点,上交所表示,“资本供给”方面,上交所将构建更为高效的并购重组和再融资制度,针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需求,做出市场化和便利性安排;研究推出鼓励吸引长期投资者的制度,为市场提供更多长期增量资金,稳定投资者预期、熨平股价过度波动带来的市场损伤;完善股份减持制度,平衡好大股东正常股份转让权利和其他投资者交易权利背后的利益需求,满足创新资本退出需求和为股份减持引入增量资金。《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东以非公开转让和配售方式减持股份实施细则》已结束公开征求意见,正根据征求意见抓紧推进规则落地和业务方案落实。“制度供给”方面,上交所将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信息披露政策,在更强调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理念的同时,在量化指标、披露时点和披露方式等方面做出更有包容性的制度安排;加大股权激励制度的适应性,大幅提升科创公司对人才的吸引力;适时推出做市商制度、研究引入单次T+0交易,保证市场的流动性,从而保证价格发现功能的正常实现。

记者也留意到,上交所秉承“突出市场导向,提升服务能力,优化审核方式,提高信披质量,稳定市场预期,保障常态供给”的原则,已经迈入“科创板审核2.0”阶段,将注册制改革不断推向深入。据介绍,“科创板审核2.0”的核心是“一个不变”和“四个变化”,即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不变,让审核问询“更精准、更高效、更务实、更协同”。上交所对科创板定位的把握,将着重围绕发行人是否符合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来问询,进一步降低发行上市信息披露成本、提高发行上市审核效率。上述相关制度的安排,有助于鼓励推动一批标杆型、引领型企业登陆科创板,促进科创板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加速形成。

坚持贯彻注册制基本内涵

上交所指出,将协同市场各方坚持贯彻注册制的基本内涵,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使发行人在符合基本发行条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投资者根据发行人披露的信息审慎做出投资决策,形成合理价格,从而更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具体来说,在审核端,一是精简优化发行上市条件,转化为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设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避免发行上市的“口袋规则”,以疏通科创企业的资本市场入口。二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严把审核质量关。建立适应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信息披露规则体系,从合规性和有效性双重目标开展信息披露审核,采取以公开化问询和现场督导相结合的审核方式,督促发行人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三是坚持公开透明、可预期审核。审核标准公开:科创板开板以来已公布审核标准32项,积极推进审核标准的统一化、公开化。审核内容公开:发行上市审核问询及发行人、中介机构的回复全部在交易所官方网站及时公开。审核过程公开:企业受理情况、各轮问询、中止与否、上市委会议、提交注册等各项过程全部公开。审核结果公开:上市委审议结果、注册生效及审核未通过理由等均予以公开。四是归位尽责,压严压实中介责任。在信息披露责任上,更加突出发行人是信息披露的第一责任人,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对发行人的信息披露进行严格把关。

在发行端,科创板突破了市盈率限制,定价、规模、节奏采取充分的市场博弈机制。

结果显示,市场选择的差异性和博弈后形成的一致性初步得以体现,发行节奏总体有序,核心机制有效。一是发行价格由市场决定。已进入发行阶段的105家公司除3家未盈利外,其余102家公司发行市盈率区间为19~468倍,绝大部分公司发行市盈率基本落于其他卖方机构建议的估值区间内。二是募资金额相对适中。105家公司募资总额1225.2亿元,其中79家公司募资额超过募投项目所需资金,14家公司未募足。三是投资者申购踊跃。105家公司网下申购的获配比例中位数为0.14%,网上申购中签率中位数为0.05%。

})();